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马建忠(字眉叔)从此经过,曾与他商量,经迈阅历太浅,此事仍依靠经方商酌、主张。
信中还说到畿辅境内“拳匪猖獗”
的事情。
这当然也是听闻,因为他当时在广州,并未亲临其境。
不过从他“拳匪”
的称谓及其相关诸多文牍中对义和团的评说看,其人对义和团的仇视和否定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的,尽管这时慈禧太后正在抚用义和团,甚至以“义民”
视之。
信中言及的王芍棠,是王之春(字芍棠、爵棠,湖南清泉人),他原为山西巡抚,去年十月间有朝命与安徽巡抚邓华熙互调。
这时他主政安徽,当是为增加财政收入特别是练兵经费,而遽增米粮的厘金数额。
这样,颇靠芜湖米粮接济的粤地自然就要更多付出购进成本,故使主政这里的李鸿章“大为失望”
。
又感叹“时事艰极”
,“吾高年膺此重寄,徒增焦烦”
,还说“不知岘庄何以大耐官职也”
。
岘庄即刘坤一(字岘庄),他正在两江总督任上,此老这时作为湘系大员的代表性人物,在应对“庚子之乱”
变局以及随后的“新政”
策划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鸿章这里似乎是对刘氏的“大耐官职”
不能理解,其实,在这方面,他比刘坤一的“热衷”
和“坚执”
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关于家事,信中说到在京的经述家“孙辈有小恙”
,已让他们暂缓南归。
又问经方“刘维贤案已了结否”
,还告知了自己这里的起居简况,说自己移住“较为清爽”
的洋房后感到比较舒适满意,但又有“惟干热犹不可逭”
句。
广州气候不同于北方,这时竟是“干热”
折磨着此老,让他觉得无可逃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