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玉泉寻踪(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断裂出现的地方,因为岩层在这里发生了错动,紧贴断裂面的岩石破碎变形,容易风化,所以,在今天,人们很远就能望见玉泉山南北两个山头之间下凹了一大块。

玉泉山的泉水,来自大自然给地下的“水管”

打开的缺口,而用人工的方法也能打开缺口,这就是打井。

由于这种夹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所以井打浅了穿不透盖在上面的不透水层,就得不到水,而一旦穿过,地下的水就会自动涌出,成为自流泉。

由于西山这个“水塔”

又高又大,地下的含水层和夹着它的不透水层向平原地区延展得很广很远,所以在这些地方打井一般都能得到水,而这也是人们选择在这里兴建北京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的海淀一带,靠近西山,地上、地下的水早先就比较丰富,所以能积水成淀。

在这里,取用地下水比较容易,井不必打得很深,地下水就能自动涌出。

1924年,在燕园,即当时的燕京大学打的一口井,仅钻到37.2米的深度,每小时就能得到72.96吨水。

1964年,我在清华园西门外拍得自流井照片,当时地下水正强有力地喷出。

可是,在1978年3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我曾见到这样的报道:玉泉山的泉水,在20世纪60年代,1000米外就能听到它“哗哗”

的响声,现在听不到了,它不自流了。

1980年8月24日,我专程前去看过,确实不见泉水了,在干枯的水渠旁,空留着点缀昔日名泉的汉白玉建筑物。

原来临水的石栏杆和刻着对联的石牌楼,让人联想到那“天光水态披襟袖,岸芷汀兰入画图”

的“烟柳春佳”

胜景。

出现这种煞风景的局面,是人类对地下水取用过度带来的后果。

这一情形在北京成为帝王之都后就已开始,金章宗时(1190—1208年),这泉水的流量很大,从一个石雕的龙头口中流出形成瀑布,所以,金章宗将这一景色取名为“玉泉垂虹”

等到乾隆皇帝(1736—1795年)看到它时,泉水的流量已不足以形成瀑布,而是从石缝中涌出,有点像济南的趵突泉,但还没有趵突泉水涌得高,乾隆皇帝认为金章宗给它取的名字不对,遂将这一景改称“玉泉趵突”

其实金章宗没错,直到元代,玉泉山的泉水还很多,不仅供饮用,郭守敬还将它引去作为大运河的水源。

问题是过了五百多年,泉水的量减少了!

自然界是在变化的,而在人类出现并参与到这些变化中去以后,在有些方面,变化的速度是大大加快了。

人可要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