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七十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若将建国比喻成生孩子,其他朝代经历过十月怀胎、差点流产、难产等各种磨难才建国,那么隋朝就是借腹生子,将别人的孩子拿来当成自己的孩子,没有经历磨难,贵族还是那些贵族,百姓还是那些百姓,上下阶级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外面那层壳子换了,又换了个家族做皇帝,昨日可以是北周,今日可以是隋,明日也可以变成唐。

朱元璋沉默了下,这个比喻也太粗俗了。

他并不是很想将大明建国跟生孩子搭上关系。

【统治阶级固化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北周皇帝面临的困境,隋朝全部继承了过来。

【杨坚当皇帝,是关陇门阀想要统治汉人共同推举出来的皇帝,这里从杨坚登基后将姓名从普六茹坚改为杨坚就能看出。

【推举一个拥有汉人血统的皇帝是当时北方鲜卑贵族的共同选择,靠着一个汉人皇帝,隋朝强行将南陈纳入版图,可是这种统治并不稳定。

【杨坚死后,关陇贵族的后代并不服气杨广的统治,而杨广为了不重蹈覆辙自己便宜前姐夫的下场,上台后只专心干一件事,就是从各方面削弱关陇贵族的力量。

李世民托腮点头,大唐比隋朝幸运,幸运在几场大战灭掉了关陇贵族大部分武力,手握武力才能不急不缓治国。

他便宜岳父面临的困境比他糟糕,选官权力在世家手里,军权也在关陇集团手里,哎呀呀,这样一想还真是同情他的便宜岳父了。

【这种打压从科举制就能看出来,科举制的出现对于世家门阀的威力大家应该都知道,在科举制出来前,华夏中原选官是靠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主要科目两科,孝廉和秀才,这个秀才跟后世科举制中的秀才是两回事。

先说说孝廉,这个大家能理解,选孝子,汉朝以孝治国,想要不如仕途,首先要养望,靠着孝名是最快捷渠道,典型案例“卧冰求鲤”

刘彻来了精神,他很想知道后世的选才之策。

秦王政抬头目光如炬。

【孝廉讲白了就是挑选道德品德高的人才,这种制度一开始是好的,后来变了味,成为世家大族相互吹捧的手段,底层人才若是不投靠世家大族,连孝名都传播不开,更不要说什么养望,这玩意是世家大族才能玩得转。

【两汉蜀汉的秀才,源于举荐,就是地方官员举荐人才,这种后期也被世家贵族垄断,发展到地方官员举荐的全都是当地世家。

代当官千年门阀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秦王政心里点评(),这项选拔人才制度不适合大秦☆()_[((),大秦选人只从官学挑选,靠孝出名的人才……

秦王政了然。

这不就是儒家认定的人才吗?

【察举制做官途径被世家贵族垄断,从曹魏开始,不再接受孝廉和地方秀才,既然你们推选的人才我不满意,我就派人亲自下地方去挑选人才。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朝廷自己选官,中正是选官的官名,有大小之分,大中正是各州郡推选的中央官员,需要德名兼具,小中正就是地方选官之人,先由各地小中正统计地方人才,这种人才靠的是乡里推荐,并不是小中正写上谁就是谁,人才列在表中后,小中正还要写评语,再协助大中正根据这些人才划分等级,因人才分九个等级,被称为九品中正制。

刘彻惊喜,这个法子好,完全可以补足察举制的不足。

将天下人才尽入彀中。

【中央再根据大中正的列表选官,这种制度显然要比察举制先进,避免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可惜任何一种制度发展时间一长都能找到漏洞,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选官的中正出身世家大族时,选官时的评语自然也倾向对家族有利的一面,九品中正制再次成为世家门阀手中的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极品仙师神门穿进游戏后我狂暴升级陆时衍秦潇囚凰(狗血)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英雄无敌之佣兵隐士是如何练成的万界大表哥大数据修仙穿成炮灰求善终,太子却非要娶我魔王大人很烦恼快穿之大佬她总在伪装傅总,你老婆又娇又狠美女的神级保镖奇门医圣在都市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我妻世界一胎两宝:娘亲有点田夫人别嫁了,主帅他不孕不育啊姜丝阿伽雷斯网游:我加了亿点幸运值重生成马甲大佬后系统又在嗑糖了护妻夫君不迟到恶魔小保姆纯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