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一位鄂伦春老猎人沙哑的嗓音,用极慢的速度吟唱一首关于驯鹿迁徙的古调。
歌词大意是:
>“当雪盖住脚印,风带走名字,
>记得的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若你不信,请听??
>森林深处,仍有回声应答。”
录音结束,房间里静得能听见心跳。
“这不仅仅是一首歌。”
陈露喃喃道,“这是一种‘召唤仪式’。
林振邦当年就知道,某些语言本身就具备改变现实的能力,只要说得足够真诚。”
赵冉接入远程数据流:“刚刚比对成功。
这段旋律的基频与‘归音协议’激活时的脉冲完全吻合。
而且……它出现在全球七个节点的同时段监测记录中,时间点正是你踏入大兴安岭营地的那一刻。”
“也就是说,”
张牧野接话,“我们以为是你触发了系统,其实是系统感应到你,才让这段录音重新浮现?”
陈露没有回答。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透明石核??如今它已不再发热,反而冰凉如水,内部流转的面孔也变得更加清晰。
其中一张脸,竟是她从未见过的母亲。
她母亲在她三岁时失踪,官方记录为“坠崖身亡”
。
但在家族旧相册夹层里,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母亲站在一片草原上,手中握着一根刻满符号的木杖,身旁站着林知远,两人神情凝重,背景是一块写满未知文字的巨石。
那时她不懂,现在她明白了。
她的母亲,也是“守望者”
之一。
“我要去一趟呼伦贝尔。”
她忽然说。
三天后,陈露独自抵达中蒙边境的草原腹地。
这里曾是鄂伦春与蒙古族游牧交界地带,如今只剩零星牧民散居。
她在一座废弃的冬窝子里找到了线索:墙角埋着一块共鸣石,形状与她手中的石核几乎一致,只是体积更大,表面布满裂痕。
当晚,她点燃篝火,播放那卷鄂伦春古调录音。
风停了。
星河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就在午夜钟声(并不存在)响起的刹那,地面轻微震颤,共鸣石缓缓升起,悬浮于半空。
一道光束自天而降,照在石面之上,竟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
林振邦的身影出现在光影中,穿着六十年代的科考服,眼神锐利如刀。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言种计划’已进入最终阶段。
我必须告诉你真相:我们并非第一个文明尝试唤醒‘母语之源’。
早在一万两千年前,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语言文明因滥用‘言灵之力’而导致自我崩解??他们用话语塑造现实,却忘了话语源于真实的情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