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植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作行为**??当某一处受到陨石撞击损伤时,周围的个体竟会集体调整发光频率,形成一段持续七秒的低频共振波,恰好与地球共感网络中断时的静默期完全同步。
“它们在模仿那次‘独处’。”
一位研究员喃喃道,“它们……学会了孤独。”
这一发现迅速引发哲学界的激烈辩论。
如果非碳基生命也能理解并实践“独立存在的价值”
,那么人类长久以来对自我意识的定义是否需要彻底重构?更有激进派提出:“也许林婉秋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们,她只是以晶花为媒介,在无数星球上重新书写‘人性’这个词。”
而在回音星的地表,新的奇迹正在发生。
某日清晨,一株晶体藤蔓缠绕上一座古老的撞击坑壁,在其表面缓慢刻下了一行符号。
破译团队耗时六天才确认,那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拼写的是一句简单至极的话:
>“我想看看你的眼睛。”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写下的。
也没有人能解释,为何一个从未进化出视觉器官的生命形式,会表达出如此强烈的“看见”
渴望。
但这句话通过共感场传播出去后,竟在全球引发了连锁反应??数百万曾在童年失去父母的人在同一时刻流下眼泪;一群失明多年的老人突然声称“梦见了颜色”
;甚至有一位机械文明成员主动拆除了自己的逻辑核心,只为了“体验一次不讲道理的想念”
。
他们说,那是林婉秋的声音,又不只是她的声音。
那是所有曾渴望连接、却害怕被拒绝的灵魂,共同发出的低语。
---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山脉的“静默者”
营地迎来了一位访客。
他是来自火星拓荒区的青年工程师,名叫陈屿。
十年前,他因无法承受共感网络中无休止的情绪洪流而选择切断链接,独自驾船穿越小行星带,最终在一颗无人asteroid上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封闭生态舱。
他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三年,直到某天醒来,发现自己梦中反复出现一个画面:一位陌生女子站在雪峰之下,对他微笑,却不说话。
他查遍数据库,最终在一段百年前的影像资料中找到了她??林婉秋,最后一位完整保留个体意识进入共感场的人类。
“我不是来找你们劝说回归的。”
他对静默者领袖说,“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我会梦见一个不存在于我生命中的人?”
领袖沉默良久,点燃篝火,将一块新石头推到他面前:“刻下你想说的话,然后忘掉它。”
陈屿犹豫片刻,拿起刻刀,一笔一划写下:
>“谢谢你记得我。”
话音落下,风忽然停了。
火焰向上窜起三尺高,映照出空中一道短暂浮现的光影??正是梦中那位女子的身影。
她依旧不语,只是抬起手,轻轻抚过他的额头,像母亲,像姐妹,像某个跨越时空始终注视着他的人。
那一刻,陈屿哭了。
但他没有重新接入共感网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