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晚,驿站召开紧急会议。
除核心成员外,还邀请了几位来自不同省份的“记忆使者”
??那些自发建立地方驿站的志愿者代表。
他们中有退休教师、乡村医生、残障青年、少数民族歌手,甚至有一位曾坐过牢的中年男人,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老家,把父亲一生未发表的诗集录制成音频,上传至“纸鹤之家”
。
会议进行到深夜,争论激烈。
有人担忧:“如果我们真的引来了未知力量,会不会失控?万一有人利用这个系统传播谎言、煽动仇恨怎么办?”
也有人坚持:“可正因为可能被滥用,才更要掌握在普通人手里!
否则,历史永远只会属于权力者。”
陈岩一直沉默听着,最后才开口:“我父亲烧掉的那部纪录片里,有个镜头我一直记得:一群知青在雪地里合唱《黄河大合唱》,歌声嘶哑却震天动地。
后来审查员问他们为什么要唱,其中一个女孩说:‘因为我们怕忘了自己是谁。
’”
他环视众人:“今天我们面临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任问题??你是否相信,大多数人内心深处,仍渴望真实、渴望连接、渴望被记住?”
大厅陷入长久寂静。
最终,黛薇站起来,举起手中的木哨。
“我提议,启动‘千人共述计划’。”
所有人抬头看向她。
“就在下个月清明节,我们发起一场全球直播??邀请一千名普通人,同时在各自所在地讲述一段家族往事。
无论语言、无论身份、无论故事长短。
我们将用卫星同步传输,让所有声音在同一时刻汇入‘忆原’石台。”
她目光灼灼:“如果这真是某种唤醒仪式,那就让我们主动完成它。
不是为了召唤神明,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平凡的灵魂,都能在这一刻,大声说出:**我记得,所以我存在。
**”
计划迅速推进。
消息一经发布,报名人数短短三天突破十万。
有牧民要在草原上对着羊群讲故事,有渔民打算在渔船甲板上录制祖辈传下来的航海歌谣,甚至有一位失语多年的自闭症少年,在母亲鼓励下第一次拿起麦克风,准备朗读外婆留给他的日记。
与此同时,奇迹仍在继续蔓延。
在阿富汗边境的一所难民营里,一位十二岁的女孩用破旧手机录下祖父讲述巴米扬大佛被炸毁那天的情景。
她说完后折了一只纸鹤,放在帐篷门口。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地上多了十几只陌生的纸鹤,材质各异,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宛如指引。
在巴西贫民窟,一名街头画家将居民口述的故事画成壁画,并在角落画了一只蓝色纸鹤。
当晚,附近停电两小时,恢复供电时,整片社区的收音机竟同时播放起一段侗族大歌,持续整整三十七秒。
而在国内,教育部正式批复试点“记忆教育课程”
,首批五十所学校将在秋季学期开设“家庭史写作”
课。
教材第一章写道:“你的家谱,不是几张表格,而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请向长辈提问:你小时候最快乐的一天是什么时候?你曾经失去过谁?你有没有做过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
小满所在的班级率先实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