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先前的居民或遭杀戮,或被赶走,或被奴役。
最初进入次大陆的雅利安人以从事畜牧业为主,驯养的家畜有牛、马、羊等。
牲畜是雅利安人的重要财产,他们常常以牛马的头数作为财产的计算单位,后来进入定居时期以后,他们又从当地居民那里学会了木犁牛耕、人工灌溉。
当时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大麦。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也开始出现,主要的交换方式是以物易物,不过牛也开始成为交换的媒介物。
例如《梨俱吠陀》中曾经说到,有一位哲人准备以10头牛的价格出卖他的因陀罗神像。
另一处又说到一位哲人,他的因陀罗神像就是给100头、1000头牛也不卖。
雅利安人初到印度的时候还过着氏族部落生活,不过氏族部落制度已开始走向解体。
每个部落包括若干个村落,这种村落古代印度人称为“哥罗摩”
,村长叫作“哥罗摩尼”
。
每个村落由许多父权制大家庭组成。
氏族、部落组织有种种会议。
其中最古老的一种叫作“维达塔”
。
这个会议由全体部落成员参加,它主要负责战利品的分配,主管军事和宗教祭祀,还选举祭司。
维达塔会议在早期吠陀时代曾经很盛行,到晚期吠陀时代就衰落了。
早期吠陀时代,还有两种会议,一种叫“萨巴”
,一种叫“萨米提”
。
萨巴可能是部落的长老会议,由部落中少数上层分子即长老组成。
萨米提是部落的民众大会,由部落的全体成年男子组成。
它们与军事首领“罗阇”
一起构成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主要权力机构。
战争频繁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
早期吠陀时代的战争,一开始主要是在雅利安人与达萨之间进行的。
后来,在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也不断发生掠夺财富和争夺地盘的战争,而且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梨俱吠陀》中所描写的十王之战以及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所描述的居楼族与般度族之间的战争都是典型的例子。
不断的战争给僧俗贵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梨俱吠陀》的《因陀罗赞歌》就说到“夺取敌人的财富”
。
罗阇的权势也因而得到了提高。
随着贵族财富拥有量的增多以及罗阇权力的增大,原先经济上平均、政治上平等的氏族社会已经出现了裂痕,出现了阶级分化,有了“贫贱者”
达萨或达休(奴隶)。
并且作为等级制度的瓦尔那制度(汉译种姓制度)萌芽了,当时只有两个瓦尔那,即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国家的出现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阶级分化的原因,除了战争、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外,可能还与当时雅利安人中赌博之风盛行有关。
《梨俱吠陀》中有一篇“赌博之歌”
可以为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