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和“sirkatu”
也交互使用。
但在有的情况下,也用qallu、ardu和amtu来表示神庙奴隶,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表示奴隶所属的神庙的名字一定要附加在后面,以表明他们是某个神庙的奴隶。
神庙奴隶没有彼库里,他们为神庙工作,得到固定的报酬,如谷物、面粉、枣椰子、植物油,有些奴隶也另外得到啤酒、盐,有时还可能得到肉。
[19]
此外,波斯帝国时期还有一些劳动者的身份、地位和在生产中的作用也不是清楚。
如在公元前1000年代的巴比伦尼亚的文件中,提到过依卡努(Ikkaru)、苏沙努(Susanu)和格尔达(Gerda)这样三种人。
在当时的铭文资料中,依卡努常常同一种名叫艾列苏(Erresu)的劳动者一起被提到。
他们常被称作“农民”
、“庄稼人”
。
依卡努也常被称作“庄稼人”
、“农业经济劳动者”
,而艾列苏也叫作“农民”
、“农业租佃者”
。
当时宫廷、神庙和私人都有依卡努。
在依卡努中有奴隶和非奴隶之别,即有奴隶依卡努和非奴隶依卡努。
在公元前1000年代,巴比伦的神庙有很多地产,他们将其一部分出租,而其余的土地则由为数众多的神庙的奴隶依卡努和不被认为是奴隶的普通依卡努耕种。
依卡努的工作包括耕种土地、修理河渠等。
如,在Camb19中说到依卡努在河渠上劳动;在文件TclⅨⅠ,109里说到一个神庙让自己所有的依卡努去修筑河渠和维护河渠;在文件TclⅫⅠ,150说到某个阿格里亚应当派10个依卡努到一条河渠上去劳动,如若不然,他将受到处分,因为需要用一些新的依卡努去替换正在河渠上劳动的依卡努。
据一份出自西帕尔的文件NRVU564,在大流士统治第26年,“为耕地的劳动”
而派人替换依卡努。
依卡努的劳动可能很艰苦,或待遇很差,因此有逃跑的现象。
在文件YOSⅢ,146中谈到,一个名叫卡尔布的神庙官吏介绍说,有戴着手铐的依卡努被送到他那里,因为有很多依卡努逃跑了。
在西帕尔、乌鲁克等地一些神庙把大量的土地出租给所谓的租金征收人,这些租金征收人自己并不亲自耕种这些租来的土地,而是由依卡努来耕种,这些依卡努是租金征收人从神庙租来的。
据文件TclⅫ,Ⅰ,182,神庙在将土地租给租金征收人的同时,也将一定数量的依卡努和牛租给他们。
如据YosⅥ,11,在公元前555年,在拉尔萨的艾安娜神庙与租金征收人签订的一个租约中说,两个租金征收人从神庙租种了6000库尔(约7140公顷)土地,在租期的第一年,这些租金征收人还从神庙获得3000库尔(约4.5万升)大麦作为种子和10塔兰特(约300千克)铁以制作犁铧。
此外,还获得400个依卡努、400头牛和100头大公牛。
作为租金,征收人每年向神庙交纳2.5万库尔(约275万升)最好的大麦和1万库尔(约150万升)精选的枣椰子。
依据这份契约,每个依卡努要耕种15库尔土地(约合18.5公顷土地),按契约规定,这18.5公顷土地中有一半是休耕地,即每个依卡努每年耕种的土地是9公顷多。
私人依卡努为他们的主人耕种土地,也可能连同土地一起被租出去(见文件BEⅩ,29)。
依卡努的起源还不太清楚,大概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一些丧失了自己土地的人,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耕种别人的土地,甚至丧失了自由;另一个(或甚至大多数)是被安置在王室土地之上或赏赐给神庙的战俘。
依卡努往往既无劳动的牲口,也无劳动工具。
他们中的一部分整年在自己主人或他们的代理人的监督下劳动而获得固定的口粮。
有时,神庙将自己的几百人一队的依卡努连同土地、劳动工具和劳动牲口一起出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