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波斯帝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banner"
>
古代世界的文明地区与其周边世界或外围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文明地区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其周围地区的前途与命运。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个问题就是农耕与游牧世界的关系问题。
当然,也非绝对如此,特别是到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以后,有的原本落后的民族和地区,发展成了文明的中心,而原本先进的文明地区却落后了,在这时的中心(如希腊和罗马)与其周边的关系问题上,就不完全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关系问题,而是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即既有农耕与游牧世界的关系,也有早期文明与虽然后起但却超越了早期文明并成为新的文明中心的关系问题。
最早的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是在农耕地区发展起来的。
这两个农耕文明中心不仅比其周围的游牧世界进入文明的时间早,而且也更富裕,发展速度也更快。
但是,西亚和北非的农耕世界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地与其周围的游牧部落发生过交往和冲突,甚至两河流域的农耕世界还数度被其周围的游牧部落所征服。
在波斯帝国兴起以前,这种征服或入侵有:公元前3000年代后期的阿卡德人灭亡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建立了两河流域南部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即阿卡德王国;古提人,来自两河流域东部山区的游牧部落,灭亡了定居于两河流域南部,且已学会了农耕的阿卡德人建立的阿卡德王国;与阿卡德人一样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同来自两河流域南部山区的埃兰人一起灭掉了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使苏美尔人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他们创造的楔形文字几乎被西亚所有的民族所借用)。
这些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若干个小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也最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它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
在古代埃及,情况稍有不同。
在埃及的第二中间期(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曾发生过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和统治。
不过,喜克索斯人并未完全征服埃及,它只占领了埃及的中部和北部,并且后来也被埃及人赶走了,埃及的传统没有中断。
在公元前1000年代以前,埃及不曾完全被别人征服过,即使横扫了整个地中海东部,灭亡了著名的赫梯王国的“海上民族”
入侵,也未使其倒下(虽然它曾给了埃及沉重打击),埃及人的传统一直保持到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不仅表现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入侵和征服,也有农耕世界对游牧世界的入侵和征服。
最明显的例子大概莫过于埃及对其南部的努比亚地区的入侵。
从古王国时期起,埃及对努比亚的入侵就有文献可考,而在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对努比亚的入侵规模就越来越大: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南部疆界仅及于尼罗河第一瀑布,中王国时期则推到了第二瀑布以外,新王国时期更进到了第四瀑布以外。
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中,农耕世界有许多东西是游牧世界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农业的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建筑技术等。
游牧世界也有许多东西是农耕世界所需要的,特别是牲畜、畜产品(皮毛、乳制品、肉等)。
游牧世界也有自己的文化,其中也有农耕世界可以吸收和借鉴的东西。
这种交流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是对双方有利的。
历史证明,这种交流从总的方面说是促进了历史发展的,虽然其中不免有破坏、杀戮,有时甚至发生历史的暂时倒退。
从发展的趋势看,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交流,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