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叙事策略(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种板块式叙事和故事化的表现手法,会让观众觉得很有趣味,让纪录片显得并不单调和乏味。

青铜组的王有亮喂猫以及他烟瘾发作后骑一辆破旧摩托车到故宫外抽烟,木器组修复师们一起打杏子、屈峰参加同学会,钟表组王津和亓昊楠参加厦门钟表博览会偶遇台湾收藏家黄嘉竹,陶瓷组纪东歌在故宫太和门广场骑自行车等,当不同板块里这些颇有人情味的小故事一个个平行展示、生动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国宝修复大师们独特的人物形象就变得活灵活现、真切自然,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通过板块化方式并借助小故事平行叙事,虽然画面看似非常质朴,但又非常走心,洋溢着浓烈的人文情怀,对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

、格物致知的工匠精神进行了真实反映。

同时,该片以平实的影像代替刻板说教,把原本比较抽象属于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文化、历史、审美等方面的文物知识,通过修复师们朴实的言行本真地进行展现,让观众觉得既有乐趣又易于接受,真正有所启迪和感悟。

四、转换时空,多重叙事

一般对于历史时空的讲述,最大的遗憾是由于摄像机“不在场”

而缺乏真实感和参与感。

尽管在时空限制下做不到摄像机“在场”

,但历史时空的叙述不能失去丰富的意义载体,不能妨碍创作者针对特定主题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

[12]《我在故宫修文物》第1集中,在展现瓷器修复过程时,解说词以及修复师们之间的对话,使观众了解到,即便是同一窑炉烧出的瓷器也具有不同的命运。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过往不符合皇家要求而被打碎的修复后的瓷器残品与同时期的皇家瓷器在展览馆中一起被展示,一同被言说。

这种经过再叙事、再想象后的符号化空间,既保存了历史的真实,又表达出了平民意识与人文关怀。

在该片的第3集中,书画组的修复师们在对年久失修的古代书画进行修复时,徐建华、杨泽华、张旭光等人与各自徒弟及同行间的沟通与交流,被当作一场极具穿越感的古今对话进行展现,从而把过去书画装裱和修复的故事带到现代人的脑海中,深化了观众对过往书画制作及历史知识的认知。

同样地,钟表修复师王津与徒弟亓昊楠一起修复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影像内容,一方面,充分展示了故宫令人赞叹、精美绝伦的钟表旧藏;另一方面,在修复过程中,王津师徒二人去厦门参加钟表博览会时,与同行和参观者交流古代钟表和现代钟表有哪些不同的情景,以及游客们参观故宫钟表展览时的专注眼神,都不免让人感叹古代和现代时空中的钟表制作者和修复者似乎在进行思想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

最后,王津和徒弟终于修好水法钟,他们开心地看着修复完成的水法钟在美妙音乐伴随下准确走时的情景,不禁让人觉得时空倒转,想象当年的人们看到如此精美的钟表走时的时候,可能出现的惊讶的神情。

这件水法钟的修复以及此前影片中展示的游客们在故宫钟表馆参观时赞叹不已的情形,恍如时空穿越,很好地展现了古人与现代人的对话,充分彰显了古代中西方匠人们在钟表设计方面的智慧和当今故宫钟表修复者绝佳的修复技艺。

五、围绕主题,精心叙事

故宫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主题如何准确传达是体现艺术价值和审美品质的关键。

《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只有3集,但是能围绕文物修复这一核心叙事主题,通过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全面立体地展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点点滴滴,大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小到他们在故宫院子里种植劳作、养猫休闲,安于故宫一隅专心修复残破的文物,其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刻画,充分彰显了创作者的叙事能力和细节表现功底。

例如,陶瓷组的王五胜一边认真修复唐三彩马,一边淡然地谈到自己快要退休了,觉得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体验过,自己退休后想换辆车到处旅游,还想体验年轻人爱玩的滑翔伞等,反映出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们也有着同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物质和生活需求,毫无神秘之感。

同时,在表现淡泊名利、平静优雅的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的同时,始终不偏离“文物修复”

这一专业性技术话题。

这种精心的叙事方式,着重强调文物修复技艺的延续和传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依然是师傅带徒弟这个传统。

与继承传统文化思想同样重要的,还有与外界同行专家的交流。

该片在讲述过程中,也特别注意了这些内容的影像表达。

如王津和亓昊楠师徒去厦门参加钟表博览会,遇到台湾钟表收藏家黄嘉竹时进行了颇有意味的交流;漆器组迎来维多利亚博物馆访问时,文物修复师们与来访者进行探讨等。

这些看似片段式的专业性细节交流都承载了人类文化融汇与沟通的共同愿望,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为了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做进一步阐释,影片中还出现了修复师们借助现代高科技进行文物修复工作的场景。

例如,陶瓷组的窦一村使用新添置的谷歌眼镜进行工作,织绣组的工作人员将待修复的织品纤维放置在现代数码镜头下进行纤维拍照分析、提取数据进行保存等。

这些情节既是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修复技艺中去的实证范例,又完美地展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内在关系。

同时,也让观众看到文物修复没有拒绝新的科技手段,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又必须与时俱进借助新的科学手段更好地完成文物修复工作。

六、结语

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需要有恢宏壮阔的气势渲染,更需要有真正触动观众内心的表现功力。

故宫文物修复师们对职业的热爱,使得他们手里正在修复的文物已经不是冷冰冰的千年前的宫廷遗物,而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物件。

[1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创新拍摄中国传统文化选题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为今后拍摄诸如此类宏大选题纪录片提供了新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题材的严肃性与艺术风格的清新自然之间并非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只要找准选题角度,选取有效的叙事方式,确保影像表达与整体艺术气质吻合,巧妙协调纪实性与艺术性表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实现同类型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全新突破,并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