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小熊宝宝出生后唯一的食物。
之前,它们又聋又盲地待在积雪中长达两个月。”
众所周知,虽然其他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代际繁衍关系,但是类似“妈妈”
“宝宝”
这样的伦理称呼只有在人类世界中才能听到。
当听到这样的称呼时,观众瞬间产生一种亲近感。
这样的解说词情感表现力明显增强,也表达了创作者心目中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
四是环保主义理念的渗透。
目前,由于人类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等,地球上自然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一些重要科技发明的产生危及自然生态的问题比较突出。
解说词需要站在环保主义立场进行反思,以增加观众的理性认识。
纪录片《鸟瞰地球》之《北美洲》中,解说词写道:
“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结果就是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开始融化。
冰川解冻改变了因纽特人的生活,也预示着冰川之王北极熊的灭绝。
问题就如同地球本身一样复杂难解,现在,我们决定着地球的未来。
人类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类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我们都是一个整体的部分,必须要学会和周围的其他生物共存。”
这段解说词提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乞力马扎罗山冰川解冻的现象。
据科学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工业发展过程中废气排放直接相关,是人类肆意发展经济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的结果。
因此,解说词写到只有我们人类“学会和周围的其他生物共存”
,才有可能延缓或者阻止这个趋势的蔓延,非常鲜明地表达了创作者希望通过纪录片警醒世人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这个意图。
(六)人类学纪录片
人类学纪录片往往通过文化的差异性表达,让立足于主体民族文化背景中的观众见识和品味其他少数族群生活形态,进而让观众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让其心灵在传统文明中得到休憩。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这类纪录片采用无解说词模式,也有部分纪录片采用半解说词模式。
解说词的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介绍清楚被拍摄对象的基本情况。
处于社会主体民族身份认同中的大多数人,对少数族群尤其是那些人数很少的群体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解说词需要将被拍摄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清楚。
例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开头部分,有两段解说词写道:
“这里是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家。
在过去的千百年中,鄂伦春人就这样世代生息在大小兴安岭,一直过着从远古延续下来的游猎生活。
不知道鄂伦春人在山林中生存了多少个世纪,他们的族名‘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
到了本世纪50年代初,中国境内的鄂伦春人在政府的帮助下走出山林,分几处定居。
当时全族人口2256人。
孟金福夫妇是在山林中出生、长大的。
定居以后的40年,他们还是习惯在山林中生活。”
这两段解说词出现后,观众就大概知道了鄂伦春族的历史发展、活动范围、生活方式、人口数量等基本情况,从而对鄂伦春族有一个基本认知。
二是凸显具有独特人类学价值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