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上述四种声音元素中,由于功能相近等原因,某些声音元素绝对不能重合,如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录音不能重合,否则会让观众觉得信息混乱;人物采访同期声与主观音乐不能重合,否则容易干扰观众对关键信息的判断;环境同期声与主观音乐不能重合,否则观众容易误认为是客观音乐等。
2.某些声音元素可以重合
在上述四种声音元素中,由于功能差异等原因,某些声音元素可以重合,如人物对话同期声可以与音乐重合;如果同步拍摄效果较好,环境同期声与客观音乐可以重合,人物采访同期声与客观音乐可以重合;环境同期声与解说词录音可以重合,解说词录音与音乐可以重合等。
3.声音元素音量大小的调整
声音元素的优先次序是解说词录音、人物同期声、环境同期声、音乐。
因此,如果重合使用,上述四种声音元素需要遵照这个优先次序,音量大小一般有固定的比例。
以人物对话同期声与音乐的重合为例,假如人物对话同期声的音量为10,音乐的音量必须要等于或低于7,否则就会干扰到观众对人物对话同期声信息的接收。
四、纪录片后期包装
纪录片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工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纪录片后期制作工作已经完成,还需要添加片头、片尾等附加要件,并做好检查工作。
一是添加影片字幕。
添加字幕是纪录片后期包装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添加标题字幕、背景字幕、解说字幕等。
添加字幕应该注意字体、字号、颜色等的选择,以使字幕适应影片整体表现风格。
二是制作片头、片尾。
好的片头可以奠定纪录片基调,抓住观众的眼球;好的片尾可以提升纪录片品位,给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感受。
制作片头、片尾应该在尽量使用现成镜头基础上,适当使用动画特效元素。
三是调整音响效果。
纪录片的声音系统是多种声音元素配合的结果。
调整音响效果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是确保各种声音元素运行有序,不能杂乱无章;第二是确保音量保持基本平衡,不能忽高忽低。
四是检查局部细节。
局部细节关系到纪录片整体是否流畅。
这一环节应该检查和处理镜头与镜头衔接、镜头与声音衔接、声音与声音衔接、转场与过渡顺畅等细节问题。
以上全部工作均完成后,创作者可以考虑从非线性编辑软件中导出成片。
当然,很多要求较高或者细心的创作者,会使用专门的观看设施对导出的成片进行“看片”
,以便发现问题,甚至会专门邀请专家、普通观众举行“看片会”
,以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除了涉及拍摄、叙事、剪辑等常规要素外,还会涉及节奏、时长、风格等。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返回非线性编辑软件中进行修改和调整。
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创作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反复的修改中最终趋于完善的,这就需要创作者有一颗永不放弃、追求完美的心。
[1]谭天、陈强:《纪录片制作教程》,157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313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牛光夏、陶新:《纪录片创作》,174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320~321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潘仁炎:《纪录片创作》,127页,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