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西方纪录片简史(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节西方纪录片简史

banner"

>

19世纪90年代初期,法国人奥古斯塔·卢米埃尔和他的兄弟路易斯·卢米埃尔对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电影技术设备做了重大改进,并试验性地拍摄了一些纪录短片,西方纪录片的发展由此起步。

一、卢米埃尔兄弟与西方纪录片的起源

1895年3月2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次科技大会上,卢米埃尔兄弟在小范围内放映了他们拍摄的纪录短片《工厂的大门》。

这部短片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

同年12月28日,这部纪录短片和其他一些纪录短片,如《火车进站》等,首次公开放映,地点是巴黎卡布辛街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的印度厅,这天后来被称为世界纪录片事业诞生日。

《工厂的大门》只有一分多钟的时间,且只有一个镜头。

它以设在里昂的卢米埃尔自己家的工厂为背景,拍摄工人们下班的景象。

当工厂的大门打开,系着围裙的女工们和骑着自行车的男工们有说有笑地从工厂里出来;随后,工厂主乘坐着一辆有两匹马拉着的马车驶进工厂,大门又重新关上。

平凡的形象、活动的人群初次出现在银幕上,令当时的人们感到万分惊奇。

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纪录短片,时间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

“这些影片既像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时又像无意中拍下来的一部描写上世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纪录片。

卢米埃尔兄弟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像自己一样的生活,或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1]他们拍摄的纪录短片带给当时的人们从未经历过的视觉体验,于是他们决定在人们对这些纪录短片的新奇感还没有消失的时候扩大市场。

卢米埃尔兄弟先是秘而不宣地委托制造了25台摄影机,后又续定了200台。

接着他们大量培训并雇佣摄影师,其中有两位摄影师比较著名。

一位是菲利克斯·梅斯基奇,他除了在所到之处放映事先在法国拍摄好的影片外,还随机拍下自己在各处的见闻,开创了“旅行纪录片”

的先河。

梅斯基奇把自己拍摄的影片带回法国以后,引起了那些从未看到过外面世界的法国人的浓厚兴趣。

于是很多摄影师纷纷仿效,这种做法几乎成了当时很多专职摄影师的一项不成文的规范以及是否恪尽职守的依据。

另一位是弗朗西斯·杜勃利埃,他因1896年成功拍摄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礼的隆重场面而在业内小有名气。

他于1898年再次前往俄国,第二年回国,但人们指责他没有带回当时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上尉案件的影片。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职,他想了个办法,收集了很多与这个案件无关的一些镜头,然后配上一些提示性的字幕,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讲述了德雷福斯上尉的故事,开创了“汇编式纪录片”

的先河。

据统计,卢米埃尔兄弟先后共拍摄了700多部纪录短片。

但是总体来看,他们拍摄的这些纪录短片都是对一些事物的原始记录,并没有将这种反映客观世界的方式自觉向前发展,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制造家、科学家,而不是艺术家。

不过,在19世纪末期,他们的纪录短片创作实践确实拉开了世界纪录片创作活动的序幕。

因此,作为世界纪录片事业的奠基者,卢米埃尔兄弟的卓越贡献永远值得后人纪念。

二、罗伯特·弗拉哈迪与《北方的纳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从小生活在美国密歇根州与加拿大交界的一个矿区里。

他的父亲是一位采矿工程师,他少年时代经常跟着父亲辗转在人迹罕至的加拿大荒原上,26岁时正式受雇于加拿大北部架设铁路的威廉·麦肯齐爵士的公司,前往靠近北极圈的哈德逊湾一带尚未开发的岛屿,对那里的地理状况和资源分布进行勘探。

1913年,当他第三次前往那里时,麦肯齐爵士建议他可以带上一台摄影机,于是拍摄沿途见闻成为他勘探事业的一部分。

没有影片拍摄经验的弗拉哈迪,去美国进行了3星期的摄影技术培训,然后就出发了,用随身携带的摄影机拍摄了北极因纽特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几个月以后,他随麦肯齐爵士又一次重返哈德逊湾,拍回了更多有关因纽特人的素材,回来继续编辑。

1916年,就在影片快要大功告成之际,一个燃烧的烟头点燃了地上的碎胶片,胶片被全部烧毁,他本人也被烧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