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是抢拍,指摄像师能随机应变,将事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最典型、最感人和最富有表现力的场面和细节拍摄下来。
如果说抓拍是按照时间发展的进程提前做准备进行真实记录,抢拍则是无准备的、难以预料的,摄像师只能凭借经验、直觉、技巧等进行真实记录,主要讲究一个“快”
字。
[14]例如,彭辉执导的纪录片《平衡》,讲述了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以扎巴多杰为队长的“野牦牛队”
,为了保护藏羚羊与盗猎分子展开殊死斗争的经历。
影片讲到队员们在巡逻途中遇到下雨,本来厚实的泥土瞬间变成了沼泽地,吉普车陷了进去,队员们被困了好几天;车上的给养告急,特别是已经没有水喝了,队员们只能趴在车轮碾过的坑里喝浑浊的雨水,生动地展现了队员们在恶劣且危险的生存条件下工作的状态。
2.镜头意识
镜头语言是纪录片的主体,因此摄像师在拍摄时需要具备极强的镜头意识,即以摄像机镜头作为表达创作意图的方式,充分体现审美构思,进行情感表达。
摄像机镜头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拍摄景物距离与视角,可分为远景、近景、特写等;根据摄像机的运动,可分为推、拉、移、悬、仰等;根据画面处理,可分为入画、定格、淡出等。
根据不同的艺术创作要求,摄像师需要具备独特的镜头意识,合理运用拍摄技巧,增加叙事的深意,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张力,提升影视作品的播放效果,彰显文化底蕴。
[15]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应该表现出镜头叙事意识,即以纯粹的镜头语言来展现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拍摄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沉思的过程,摄像师需要去想象未来成片的基本架构,尤其是要有短时间内完全使用镜头展现事件过程的意识。
纪录片既然需要重视过程和细节,长镜头拍摄是必然选择。
长镜头是指影片中的镜头尺寸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头,它以移动摄影的方法,多层次、多景别、连续不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拍摄,以保持被拍摄对象时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16]长镜头的作用在于用一个镜头拍摄一个完整的段落,它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是段落镜头,镜头的长度并无明确、统一的规定,也被称为“镜头内部蒙太奇”
。
长镜头在纪录片叙事中拥有独特的优势:一是遵守事件的空间统一性,保证了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保证了时空的完整性、可信性;二是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来揭示动机,保持了生活的透明性、暧昧性和多义性;三是通过连续拍摄的镜头,再现现实生活的自然流程,使影片更具立体感,使观众能从多角度来洞察生活。
在纪录片拍摄中,摄像师的长镜头意识表现主要涉及三个因素。
一是开关机因素,在讲求现场的纪录片拍摄中,“偶然”
事件是摄像师需要重点关注的。
但是,到底这些“偶然”
事件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现实生活有它自己的内在逻辑。
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纪录片的素材真实,摄像师不能人为制造一些“偶然”
事件出来,唯一需要的就是开机等待,即长时间地拍摄,将等待的过程拍摄下来。
二是情节认知因素,摄像师需要对纪录片的情节构成有明确认知。
通常情况下,纪录片成片的一个段落由一个故事情节构成。
摄像师一旦发现某个有价值的故事情节,需要保持冷静,尽量使用多样的景别,从不同的角度将故事情节完整记录下来。
三是构图因素,长镜头的类型很多,包括固定长镜头、景深长镜头、变焦长镜头、运动长镜头等。
但是,不管哪一种长镜头,都需要摄像师在拍摄现场有明确的空间意识,冷静地思考被拍摄对象的背景、前景、陪体等如何选择、摄取。
刘效礼执导的纪录片《望长城》堪称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巅峰之作,这部纪录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体现了早已在西方盛行的长镜头理念。
例如,在第2集《长城两边是故乡》中,摄制组在陕西省府谷县街头吃西瓜时,从摊主处打听到当地有一位著名的陕北民歌“歌王”
王向荣,于是立即踏上了寻访的路途。
但是,寻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路途中遇到一位放羊的年轻人正在唱陕北民歌,摄制组人员与他进行了攀谈,并邀请他再唱一首。
年轻人比较腼腆,起初不愿意,一直沉默思索,最后在主持人焦建成的提示下唱了一首当地民歌《五哥放羊》,整个过程都被摄像师拍摄了下来,并完整地放进纪录片成片中,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
不过,摄像师在拍摄时也要注意镜头内部的信息含量和信息变化,那种为长而长的长镜头,只能带来沉闷、单调和枯燥的感觉。
3.环境意识
在纪录片拍摄现场,摄像师需要具备环境意识,因为人物活动离不开具体环境,事件发生需要具有环境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