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中国纪录片简史(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中国纪录片简史

banner"

>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等纪录短片风行于欧洲并很快传到中国,被很多中国人称为“西洋影戏”

1896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先后在上海“徐园茶楼”

放映了《马房失火》等14部纪录短片,纪录片由此在中国生根发芽。

一、任庆泰与中国纪录片的起源

任庆泰,沈阳人,出生于1850年,早年家庭贫困,随兄长到日本谋生,在一家照相馆当杂役,并暗地里学会了摄影技术。

回国后通过日本商人的关系,他在北京开办了一家名为“丰泰”

的照相馆。

看到很多“西洋影戏”

传入中国,他萌发了拍摄的想法。

当时住在北京的人们普遍喜欢京剧,于是他选择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

1905年,在谭鑫培60大寿时,任庆泰派人从东交民巷德国人开办的祈罗福洋行买到一台法国人制造的木壳手摇式摄影机和14盒胶片。

摄影师是当时丰泰照相馆中最好的摄影技师刘仲伦,连续3天,他共拍摄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三个片段。

影片公映后,引起轰动。

但实际上,这部纪录短片,是对演员表演的原始记录,摄影机永远对着全景,摇完一盒胶片才停,直到拍完为止,原封不动地将演员的表演记录在胶片上,也就是说,这部纪录短片是对谭鑫培表演的原始记录。

因此,方方认为,这部影片就是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纪录片[17]。

任庆泰后来又陆续组织拍摄了谭鑫培表演的《长坂坡》(1906),俞菊笙和朱文英合演的《青石山》(1906),俞菊笙表演的《艳阳楼》(1906),许德义表演的《收关胜》(1906),俞振庭表演的《白水滩》(1906)、《金钱豹》(1906),小麻姑表演的《纺棉花》(1908)、《杀子报》(1908)等剧目片段。

任庆泰与他经营的丰泰照相馆的纪录短片拍摄活动一直持续到1909年。

他所组织的早期纪录短片拍摄活动,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创作纪录片的历史,而且将纪录片拍摄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相结合,使得中国纪录片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任庆泰也因此成为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奠基者。

二、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与《上海焚毁存土》

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出资人是夏瑞芳、鲍咸恩和鲍咸昌等。

后来维新派人士张元济加入,任编译所所长,使得商务印书馆迅速发展起来。

在“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思想的指导下,商务印书馆决策层认为电影是通俗教育的必需品,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于是1918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活动影戏部,正式进入中国电影制作行业。

开始,他们模仿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的大门》,拍摄了《商务印书馆放工》和《商务印书馆印刷所全景》;之后,他们拍摄了第一部影响较大的纪录片《上海焚毁存土》,详细展示了1918年12月上海焚烧大量鸦片烟土的情景,借影片表达对危害国人身心健康的鸦片烟土的深恶痛绝,表明对提倡禁烟、拥护销烟立场的支持。

1919年,商务印书馆给北洋政府农商部递交了一份题为“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

的呈文。

在谈到制作影片的宗旨时,呈文指出在中国上映的很多外国影片“轻薄险诈,甚为风俗人心之害”

,而外国人在中国拍摄的影片又“往往刺取我国下等社会情况,以资嘲笑”

,因此商务印书馆要自己拍摄影片,并分运各省择地演出,“借以抵制外来有伤风化之品,冀为通俗教育之助,一面运售外国,表彰吾国文化,稍减外人轻视之心,兼动华侨向内之情”

[18]由此可见,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对影片的教育作用已有明确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