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圆形结构
这种叙事结构借鉴几何中“圆”
的概念,将纪录片主题作为“圆心”
,以人物或事件与主题的关系为半径,从而保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创作者当拍摄到主题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差异性的素材时,可以考虑使用这种结构。
就目前应用情况来看,使用较多的是将内容与内容之间处理成平行关系,因此这种结构也被称为“板块结构”
。
例如,纪录片《等待爱情》讲述的是生活在现代中国都市中的大龄女青年的婚恋价值观。
该片出现了两个女主人公,一个是来自安徽正在西安做化妆品生意的郝晓燕,另一个是曾留学荷兰现正在成都做艺术策展人的赵欢。
两个女主人公都曾有过自己的感情经历,但是均以失败告终。
纪录片主要反映她们目前单身状态下的生活情况。
面对这样两个人物,创作者选择了很简单的讲述方法,那就是先讲郝晓燕,再讲赵欢。
也就是说,这两个女孩在创作者看来,没有主要与次要、谁重要谁不重要的区分,她们只是当今都市中大龄女青年的两个典型代表。
她们的共同点在于有相似的婚恋价值观,这就是该片的叙事线索。
但是观众看完后发现,具体情况有差别,郝晓燕是想结婚,而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赵欢是忙于自己的事业暂时不想结婚。
(三)复调结构
这种叙事结构是指在纪录片开始很长时间内,几条叙事线索独立发展,观众似乎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直到整部纪录片三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二处,观众才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可以体会线索对位形成的丰富内涵。
这种结构通常有两种情况。
1.交叉复调
采用交叉复调结构的纪录片,一般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内在因果关系的叙事线索构成。
例如,纪录片《九月的某一天》开头依次讲述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1972年德国慕尼黑正在筹办奥运会,全城居民因此特别兴奋;第二件事情是一位以色列运动员的幸福生活;第三件事情是一位巴勒斯坦老人在讲述他参加恐怖组织“黑色九月”
的往事。
这样的开头让观众非常疑惑,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该片在后面依次间隔进行讲述。
直到纪录片中间,观众才发现原来这三件事情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即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恐怖组织“黑色九月”
绑架并杀害了多名以色列运动员,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
。
纪录片正是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讲述这个惨案发生的过程的。
2.平行复调
采用平行复调结构的纪录片,一般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相似特征但没有内在因果关系的叙事线索构成。
例如,纪录片《两个孤儿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人物的故事,也构成了两条叙事线索,一个是1932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平顶山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夏维荣,那年他父母都被杀害,他自己只有两岁;一个是1947年,日本开拓团留下的孤儿陈雅娟,那年她只有5岁。
纪录片在后面依次间隔讲述他们的故事。
这两个人物之间互相不认识,也没有必然关系,但他们都是战争的幸存者,也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叙事线索取得了一种绝妙的对位效果,观众很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多年前日本侵略中国的那场战争而言,中日两国普通民众都是巨大灾难的具体承担者,也只有中日两国普通民众共同努力才能维护和平生活。
(四)套层结构
这种叙事结构指将“历史”
与“现实”
两个不同时空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讲述,让“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