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乡愿德之贼也 无原则的退让是助纣为虐(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乡愿,德之贼也:无原则的退让是助纣为虐

banner"

>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乡愿”

是一个固定的词。

“乡”

,代表着鄙俗、大众;“愿”

,近似于忠厚。

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是指一类人,“大众好人”

“老好人”

为什么孔子非常厌恶这种人?因为乡愿往往缺乏原则,模糊标准,混淆是非。

他们做事,谁都不得罪,对谁都说好;真遇到问题,能和稀泥就和稀泥,不成则抽身就撤。

有时候他们会助纣为虐。

对正义的事情,他们不能态度鲜明地表示支持;对不义之事,他们也不会坚决反对。

不能惩恶扬善,实际上就是放任丑恶滋生。

乡愿会做一些道貌岸然的事情,让自己在周围收获一些好名声,实际上并不会真心付出。

总的来说,乡愿是没有道德底线,不能伸张正义,只知道媚俗趋时,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孔子认为乡愿会戕害德行,是“德之贼”

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乡愿和强盗对德行的伤害孰轻孰重。

强盗,摆明了是坏人,以丑恶的面目示人,出现就会遭到社会的抵制与打击,更没有人跟他们学。

不仅如此,强盗的出现还会促使人们团结起来,与之做斗争。

强盗更会成为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危害是短暂而有限的。

而乡愿,伪善媚俗,看着像好人。

因而大多数人对乡愿都疏于防范,就算有点小问题,也不会过于追究。

在长年累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社会正义感就会下滑。

这种损害,犹如温水煮青蛙,等闲发现不了,一旦出问题,就难以弥补了。

这样对比一看,乡愿比强盗之流对道德的损害更持久、更大,因而孔子特别恨这种人,如同“恶紫之夺朱”

孔子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接近红色,容易令人混淆。

圣人堂堂正正,值得我们学习。

没有问题的时候,乡愿是道貌岸然的老好人,跟圣人有相似之处,令人真假难辨。

如同《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