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礼云礼云 制度执行不能流于形式(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礼云礼云:制度执行不能流于形式

banner"

>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这是孔子的感叹。

在《八佾》篇中,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一个人如果不仁的话,礼和乐都不能约束他。

在这里,孔子又发出了感叹“礼云礼云”

有人把“云”

作为语气助词,这句话就是“礼呀礼呀”

还有人把“云”

作为动词,“说”

的意思,这句话就是“你总说礼”

“你嘴上整天挂着礼”

“玉帛”

是玉器和丝帛,都是当时礼仪活动中涉及的物品。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整天说礼呀礼呀,难道说的都是玉器、丝帛之类物质上的东西吗?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整天说乐呀乐呀,难道说的都是敲钟打鼓这类形式上的事吗?

孔子这里讲的,是外在的形式背离了礼乐制度的本质,没有做到内外合一。

如果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能够进入每个人心中,人们发自内心地奉行礼乐制度,孔子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周公之礼是在什么时候变了呢?当礼乐执行变成走过场,变得形式化,变得官僚化的时候,周礼便名存实亡了。

面对礼崩乐坏,孔子内心忧虑,发出了无奈的感叹。

孔子的感慨让我反思当今对待节日的态度。

现在很多节日都过成了购物节,比如三八节要购物、父亲节要购物、母亲节要购物,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也要购物。

节日设置多数为了庆祝、感恩、纪念、提示一些事情,有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但是在商业化的炒作下都变成了买买买的“剁手节”

孔子强调过这样的道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流程和仪式感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孔子认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件事情的本意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把它搞成一个形式。

如果真心诚意,不需要奢华、繁缛,一缕清香,足以表达心中感念。

若心无敬意,对节日、祭祀、礼仪不尊重,那么流程再精细,物品再奢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都是铺张浪费而已。

《工作需要仪式感》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工作中一些固定的仪式是为了调动整体工作的气氛。

其不只是讲仪式感很重要,还分享很多营造仪式感的方法,目标在于改变团队的工作氛围。

这就类似于孔子所追求的礼和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