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迁怒,不贰过: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banner"
>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是相当哀伤的一段对话,可见孔子对于颜回的死亡是多么惋惜,多么悲痛。
此时,孔子年纪已经很大了,应该超过七十岁了。
某一天,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弟子当中,谁能够称得上好学?
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作为中国人,我们得学会这句话——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
,就是一个人犯了错,不要去迁怒于他人。
如果迁怒别人,社会就会变得混乱。
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
,讲的是负面情绪是如何传染的。
比如,一位老板心情不好,把来汇报工作的经理批评了一顿;经理莫名其妙挨了骂,就把火气发在部门员工的身上;员工满腹委屈无处发泄,下班回到家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从窗户跳下去,一辆小轿车刚好路过,司机为了避让,撞上了旁边的护栏,而这个司机正是一开始的那位老板……
一个人受了气,将负面情绪发泄在比自己弱,或者觉得自己可以欺负的人身上,而被欺负的人又去欺负下一个人……直到最后,负面的情绪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这就是“踢猫效应”
给我们的启示。
“踢猫效应”
是可以终结的。
终结的关键,就在于情绪链条的第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意识到不要迁怒,负面情绪就会到此为止。
“不贰过”
,做错了某件事,不会再错第二次。
“不迁怒”
和“不贰过”
这两者是有联系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只有不迁怒,才能不贰过。
为什么我们难以做到“不贰过”
?这是因为人在做错了一件事之后,往往不敢面对错误的本质,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对,而是迁怒于别人,将责任转移给外界,比如体制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经济形势的问题……永远不肯进行正确的归因,以至于很多人不仅无法做到不“贰过”
,而且会“三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