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感叹“好学不易”
banner"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室之邑”
是指大概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
孔子说,在这个范围里,一定有人和他一样能够做到忠和信。
“不如丘之好学”
,意思是在这样的一个小村子里,最好学的可能就是孔子了。
孔子是不是自吹?他为什么敢这么肯定自己好学这件事?
我们要注意,孔子从来没有夸耀自己是圣人,他甚至没有说过自己做到了中庸,也没有说过自己是仁人。
他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中庸也好,仁也好,都是他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境界,他从未表示自己已经达到了。
但是孔子为什么经常说自己好学呢?比如“下学而上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如丘之好学”
……
孔子强调的是好学本身。
一个人,无论境界高低,都可以追求好学,好学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孔子能够肯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的人,不懂就问,追求“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
孔子不是夸耀自己的境界高,只是向大家强调,好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因为在孔子看来,忠、信都不是很高的境界。
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完全可以做到忠、信,但为什么他一生当中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他有懒惰的一面。
他也许非常勤劳,黎明即起,下地干活,忍受弯腰驼背、风吹日晒,但就是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动脑子,不愿意改变。
要知道,学习、动脑子、改变,是对自我人格的挑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