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要么是“见贤挑剔”
,总能首先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认为他虽然在有的事情上表现不错,但很多事情还是没有做到位的。
还有一种“见不贤”
,就是看到一件糟糕的事,立即做“键盘侠”
,在网上不断地骂人,释放暴戾之气,把自己全部的力量用在了外在,只想着如何去规范和约束别人。
孔子的核心是反求诸己,他做所有的事情,都着力于内在,思考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无论是“见贤思齐”
,还是“见不贤而内自省”
,都是问自己:“我能不能向他学习做得更好?”
“我能不能够从他身上吸取教训,不重蹈覆辙?”
这都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跟这一节也是呼应的。
我们学习,到底是为了提高自己,还是为了给别人看?
很多人喜欢在网上“吃瓜”
,看各种八卦新闻,我觉得真的浪费了太多时间。
别人身上发生的很多事,其实都是过眼云烟,也许就是为了炒作,为了博眼球。
有时候,某个名人出事,成为热点,就会有无数个公众号扑上来写。
写文章的人可能并不是真的恨当事人,只是单纯地在“做生意”
,在“蹭热点”
。
很多不明就里的网友却乐呵呵地跟着看,只是花时间成就了别人的点击率而已。
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在无聊的事情上,骂同一个人的文章,看一篇也就够了,切莫将太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别人的事情上。
在我看来,一些被骂的公众人物其实也为社会做过贡献,在他犯错之后,却没有人想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这样,即便你看再多批评他的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