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吾何以观之哉 礼的核心是时刻保持恭敬之态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吾何以观之哉:礼的核心,是时刻保持恭敬之态度

banner"

>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是第三篇的最后一句。

孔子在谈论一个居上位者不应该表现的态度有哪些。

第一个不应该的态度是“居上不宽”

,就是领导者对待下属不宽厚、不包容。

孔子在前面提出“君使臣以礼”

,意味着上级对下级只需要有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即可,当下属有些事做不到时,上级要能够包容,不可求全责备。

第二个不应该的态度是“为礼不敬”

,如果一个人为礼不敬,不知礼之本,就没法发自内心地去表达尊敬。

如果老百姓完全不知礼,自然就不会为礼。

但如果一个人很虚伪,表面遵守礼仪,但内心又不敬,那意味着什么呢?他是为了利益。

为了利益而“为礼”

,不可能有澄静的心。

孔子说“吾何以观之”

,意思是“简直不能直视那种为礼不敬的人”

第三个不应该的态度是“临丧不哀”

,参加葬礼的时候连一点哀痛之情都没有。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本来总爱哼哼歌,高高兴兴的,但如果他今天参加了葬礼,痛哭了一次,他这一整天都不会唱歌了。

因为临丧时得表达悲痛,要慎终追远。

在葬礼上,哀痛是要发自内心的。

有的人为了应酬去参加别人的葬礼,给人家送一个花圈,只是为了社交和完成仪式,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对方的伤痛。

这就是缺乏共情,看到别人难过,自己感受不到。

为什么一个人临丧的时候要庄重、要哀伤?因为共情是人类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人类本身就有共通的痛苦和共通的难过。

“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

这三句放在一起,全面地阐释了什么叫作不仁。

不仁就是心中只有自己和利益,没有仁爱之心,没有共情的能力。

这样的人对于礼是不能理解的,他感觉不到礼的意义所在,在他眼里,那只是一个规定,按部就班去执行就够了。

归根结底,礼的背后是仁。

我们要培养一颗柔软的、对他人和这个世界有感知的心,而不是用一颗僵硬的、形式化的和官僚化的心,随波逐流地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