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一件杰出的作品,文字非常优美。
所以,我很高兴可以不受约束地创作音乐了。”
1891年8月初,《约兰塔》最后两个场景的音乐总算完成了。
到11月初时,对总谱大部分的配器工作也已经完成。
柴可夫斯基在总谱手稿上最后注明的时间是1891年11月20日。
一年后,1892年12月18日(一说12月6日),歌剧《约兰塔》在俄国圣彼得堡久负盛名的马林斯基剧院首演。
由于是独幕歌剧,演出时间只有大约一个半小时,因此,首演当天是与作曲家同时受托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分上下两场同日进行的。
在俄国本土首演后第二年的1月3日,作曲家马勒在德国汉堡指挥了《约兰塔》在海外的首次演出。
歌剧《约兰塔》的大意是:天生双目失明的公主约兰塔从小就住在天堂般的秘密花园中,守卫戒备森严。
为了不让她抑郁寡欢,父王勒内下令所有侍从始终都要对她严守秘密,让她以为世界本来就是她感觉的那样漆黑一片。
尽管如此,开场时她在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的葱郁花园中所唱的优美咏叙调“为什么我从前不知道?”
(Отчeгoэтoпреждeнeзнaлa?)还是暗示出她对周围的一切感到了怀疑。
摩尔人医生伊本哈吉对勒内表示,只要约兰塔有渴望获得光明的愿望并做好了精神准备,他就可以神奇般地让她复明。
沃戴蒙伯爵闯进花园迷上了可爱的约兰塔,跟她聊起不同颜色的玫瑰,约兰塔表示听不懂他说的意思。
解释中,伯爵意识到眼前的美丽公主是个盲姑娘,但仍然对她至爱不渝。
约兰塔说为了向上帝祈祷,她不需要光明。
伊本哈吉说服了约兰塔同意接受他的治疗。
国王警告伯爵,手术如果不成功,他将受死,但这反而激励约兰塔一定要见到光明。
手术成功了,沃戴蒙伯爵与约兰塔这对有情人举行了婚礼,歌剧在皆大欢喜的赞美上帝的歌声中结束。
《约兰塔》的题材来源于丹麦犹太裔诗人、剧作家亨里克·海茨(Hez,1797—1870)在1845年所作的一部浪漫诗剧《勒内王的女儿》(Koer),这部戏剧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虚构了15世纪法国安茹的勒内(RenéofAnjou,1409—1480)之女约兰德女公爵(Yolande,DuchessofLorraine,1428—1483)的早年传奇生活。
关于约兰德和她的父亲勒内,历史上确有其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勒内出身于法国王室,为法王领地安茹公国(Anjou)的领主、公爵。
1431年,勒内的岳父洛林公国(Lorraine)领主查理二世(公爵)去世,勒内声称自己的妻子——查理二世之女伊莎贝拉女公爵享有继承权,抢先占有了洛林公国的领地,此举得到了宗主国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支持。
但勒内妻子的表兄、他岳父的侄子——沃戴蒙伯国(Vaudémont)的安托万伯爵(AofVaudémont,1400—1458)以第一继承权应归家族中的男性为由表示强烈反对,并在勃艮第公国领主菲利普三世(公爵)的协助下,率部对勒内进行了讨伐。
1431年7月初,勒内被安托万击败被俘,安托万将其转交给菲利普三世关押。
尽管其妻子伊莎贝拉从中斡旋,但直到1432年4月,在勒内保证绝不逃跑并以他的两个儿子作为人质后才获得假释。
1433年,勒内同意未来将把长女约兰德嫁给安托万的儿子腓特烈二世。
143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承认勒内为洛林公爵,引起勃艮第公爵和沃戴蒙伯爵的不满。
又经过多年的谈判,最终,沃戴蒙伯爵安托万于1441年以条约的形式正式放弃继承洛林,作为交换,他的领地沃戴蒙脱离了从属国地位获得了独立。
1445年,勒内公爵把自己17岁的长女约兰德嫁给了安托万伯爵的儿子腓特烈二世(也是她的同岁表兄),两位年轻人结为伉俪,从此成为一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