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个人物的肖像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斯特有感于歌德的《浮士德》,在1854年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写下了这部三乐章的大型交响作品《浮士德交响曲》。

三年以后的1857年,他又在末乐章的尾声中加入了取自歌德《浮士德》第二部诗句的男声合唱“神秘合唱”

,被认为在贝多芬第九“合唱”

交响曲和马勒第八“千人”

交响曲(末乐章合唱部分的唱词同样来自《浮士德》第二部的这一段)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并于9月5日在歌德和席勒的纪念馆落成典礼上进行了首演。

李斯特是19世纪最具原创力的作曲家之一,他不喜欢按照传统的古典模式创作自己的交响曲。

《浮士德交响曲》的三个乐章分别以诗剧中三个人物的名字作为标题,清楚地表明,它是一部受到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影响的“标题音乐”

作品。

尽管如此,以这部作品为代表的李斯特的“标题音乐”

与柏辽兹的标题音乐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

李斯特既不喜欢过分夸大的题材,也不喜欢无节制地滥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这就使李斯特在向伟大的古代神话和文学遗产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不会在创作中进行自然的模仿和图解。

李斯特深谙他的前辈贝多芬为他的第六“田园”

交响曲所做的“提示”

——“情绪的表现多于描绘”

贝多芬的这一“训条”

成了李斯特的音乐创作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在他的《著作全集》第二卷中,李斯特这样说:“受自然鼓舞着的音乐家用音乐散发出自然的最细致的奥秘,但并非模仿它。

他是通过自然来思维、感觉和说话的。

但是它的语言既然是比任何其他都更任意,更不明确……而且任人做极其不同的解释,作曲家如果给他的作品写几句话,交代一下作品的主要精神,但并不陷入琐细的解说,这样做应该不是无意义的……这将会防止错误的解说和任意的解释,对作曲家未曾有过的意图进行无谓的争论,以及毫无根据的无穷尽的评论。”

因此,在《浮士德交响曲》中,听众很难发现音乐展开对浮士德的故事情节进行描绘,因为李斯特几乎从不进行具体描绘。

他指出:“淳朴的感情在音乐中活着,焕发着光彩,用不着变为描绘,也用不着和行动或思想相联系。”

具体地说,李斯特不是在《浮士德交响曲》中重复歌德笔下的故事,而是用音乐语言刻画歌德笔下三个主要人物的音乐肖像,这可以从它的结构,即从李斯特为三个乐章所作的标题上得到证明:“根据歌德的三种人物素描的浮士德交响曲,(1)浮士德,(2)格丽卿,(3)梅菲斯托费勒斯”

《浮士德交响曲》被认为是李斯特全部管弦乐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三个乐章被李斯特自己称之为三个人物(性格)的素描。

它的创作灵感虽来源于歌德的《浮士德》,但《浮士德交响曲》本身却绝不是给歌德的诗剧当配乐,而是一部完全独立的由诗意灵感引发和展开的纯粹的“标题音乐”

作品。

《浮士德交响曲》所体现出来的“主题变形”

和对大胆创新的不和谐和声与调性扩展等创作手法的探索,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等后世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乐章:浮士德Faust(快板)

这是一个采用了奏鸣曲式的大型乐章,C大调,演奏起来通常需要近半个小时。

由于作曲家不刻意对歌德的诗剧做情节的描绘,中间的发展部显得非常简短,“主题变形”

手法的运用使这个乐章主要由渴望、热情、痛苦等四到五个表现浮士德性格特点的主题组成;虽然结构上十分松散,但却可以说是整个交响曲的一个缩影,因为大量的主题动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贯穿于作品的各处,显示了李斯特巨大的音乐想象力,代表了作曲家在魏玛时期创作的最高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