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图6-1-1属性层级关系结构的五种类型(转自郭磊,2014)
在图6-1-1中,A是线型结构,属性1是属性2的先决条件,属性2是属性3的先决条件……属性k是属性k+1的先决条件……属性5是属性6的先决条件。
也就是说,被试只有掌握了属性1才有可能掌握属性2,只有掌握了属性2才有可能掌握属性3……只有掌握了属性5才有可能掌握属性6。
B是发散型结构,又叫分支型结构,属性1是其他所有属性的先决条件,属性2是属性3的先决条件,属性4是属性5和属性6的先决条件;但属性2和属性4之间没有次序关系,属性5和属性6之间没有次序关系。
C是无结构型,属性1是其他所有属性的先决条件,但其他所有属性之间没有次序关系。
D是收敛型结构,从属性1到属性6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属性2是属性3和属性4的先决条件,但属性3和属性4只要掌握了一个就有可能掌握属性5,也就是出现了“收敛”
。
如果两个属性之间有直接关系,则在邻接矩阵中相应的元素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
图6-1-1中,A结构所对应的邻接矩阵如下:
其他各种属性层级关系结构所对应的邻接矩阵,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表示出来。
认知诊断中还有一个矩阵叫可达矩阵(ReachabilityMatrix),简称可达阵或R阵。
它是一个k行k列的矩阵(k为属性数量),反映了属性之间的直接关系、间接关系和自身关系。
如果属性之间存在以上三种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则在可达阵中相应的元素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
被试对一项测试任务的所有属性的掌握情况被称为被试的认知状态(KS)。
被试j的KS可以用向量表示为:αj={αj1,…,αjk,…,αjk}。
每个KS向量决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潜在类别(LatentClass)。
因此,当属性相互独立时,k个属性就决定了L=2K个潜在类别。
例如,当k=6时,潜在类别的总数就是L=2K=64。
我们可以把以下KS向量与以下潜在类别联系起来:
α1={0,0,0,0,0,0}→潜在类别1;
α2={1,0,0,0,0,0}→潜在类别2;
……
αl={α1,α2,α3,α4,α5,α6}→潜在类别L;
……
α64={1,1,1,1,1,1}→潜在类别64。
独立结构是可能的KS向量数量最多的情况,因此它是最复杂、最难估计的。
而当属性之间不是独立结构时,可能的KS向量数量(也就是潜在类别的种类数量)就少于2K个。
最简单的是线型结构,它的可能的KS向量数量只有k+1个。
仍然以k=6为例说明:
α1={0,0,0,0,0,0}→潜在类别1;
α2={1,0,0,0,0,0}→潜在类别2;
α3={1,1,0,0,0,0}→潜在类别3;
α4={1,1,1,0,0,0}→潜在类别4;
α5={1,1,1,1,0,0}→潜在类别5;
α6={1,1,1,1,1,0}→潜在类别6;
α7={1,1,1,1,1,1}→潜在类别7。
认知诊断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作答结果,对被试的KS向量进行推断。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属性层级结构之下,可能的KS向量数量相差很大,由此把被试分成的潜在类别数量也相差很大。
如果能事先确定测验的属性层级结构,那么在对被试KS进行估计的时候就会准确得多,也会方便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