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交响乐团的无缝接轨
banner"
>
“无缝接轨”
的概念,套用至交响乐团身上,也是大多数乐团所期许的,新旧音乐总监(首席指挥)之间的衔接,若能做到无缝,乐团的发展才能有所追寻有所依靠,就算是此依靠最后显示靠不住,最终起码有人负责有人承担。
然而“无缝接轨”
长期以来在台湾却难以实现,一是先天制度上的问题,二是乐团掌理者的积极度不足,三是所属官方部门督导不利甚至是忽视,如此一来不仅无法做到“无缝”
,甚至有时连“接轨”
都难如登天。
台湾乐团,以受当局预算支持的北中南四者—台北爱乐乐团、台湾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高雄市交响乐团来说,目前以台北市立交响乐团状况最棘手。
台北爱乐乐团在简文彬结束6年音乐总监任期之后,虽然无法做到“无缝”
,但在第一波遴选指挥程序流产之后,在团方和当时两厅院董事长陈郁秀努力奔走下,邀请到在乐界享有盛誉的德国指挥赫比希担任艺术顾问,紧接着完成对现任音乐总监吕绍嘉的聘任,一路可见“接轨”
的进度。
台湾交响乐团的前任首席指挥一职在邱君强上任前已悬缺近5年之久,邱君强卸任后,又经过2年的空窗期,直到指挥水蓝以艺术顾问身份,让乐团稍微获得关注,但毕竟仍是过渡。
高雄市交响乐团在高雄市爱乐文化艺术基金会成立后,尝试改变旧制,2011年正式聘任前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助理指挥杨智钦任驻团指挥。
2003年至今,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一路走来风雨飘摇,无法“无缝”
不说,连“接轨”
都称不上,2003年前任首席指挥陈秋盛退休,2005年遴选出匈牙利指挥李格悌,他对音乐的经营在一些专业人士眼中还算称职,但疑似因为酗酒以及个人不当之行为,一年后走人留下残局。
乐团2008年通过再次遴选,选出了“准音乐总监”
马丁·菲舍尔—迪斯考,在“准”
一年之后,品性和音乐性均受人质疑的他,结束在台湾的“准”
生涯,之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指挥的席位再次进入无人状态,虽然期间团方数次对外强调,“再选了,再选了”
,但选到现在年都过了,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找不到人或适当的人还没出现,经常是团方挂在嘴边的借口,而这些借口能够屹立不摇,少不了前提的支撑,包括团员不爱、团长不准、对方没意愿等,过多的负面能量被拿来说事儿,正面能量当然出不来。
然而在“生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