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也不会精确地指出你要如何做,而是用许多“互动”
的方式带领演奏者找到他口中所说的简单方法。
指导过程中,有一位10岁的小朋友盯着谱拉奏得飞快,几乎忘记背后为他弹奏钢琴的伙伴。
马友友一听完就问他,是否看过交响乐团的演奏,最喜欢舞台上哪个人?小朋友摸摸头表示,“我最喜欢指挥,因为看起来很帅”
,接着马友友就拿起大提琴,要小朋友充当指挥,然后告诉他“在演奏时你也要想着自己是位指挥,用眼神与钢琴沟通,这样才能密切合作”
。
一位大学2年级的音乐系学生,拉奏时身体经常无法放松,导致肌肉紧绷手腕酸痛,“马医生”
听完他的一段巴赫无伴奏之后,开出“处方”
,请他边演奏边用“1、2、3”
唱着乐曲的旋律,让心跟着音乐走,马友友强调,“要成为一位好的演奏家,技巧只是最小的部分,思想、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是,只要内心准备好,手就会跟着动”
。
在大师班上,马友友除了指导别人,也会分享摸索音乐的心得。
他说之前演奏巴赫无伴奏,一直尝试拉奏出古代大提琴的音色,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他观察到吉卜赛提琴手很原始的拉琴方式,没想到此法移转到大提琴上马上出现他期待已久的巴洛克声响。
他语重心长地说:“演奏音乐的过程需不断地追寻,没有所谓达到目标,当然也没有所谓绝对满意的时刻。”
郎朗“语录”
让小朋友在台上笑到肚疼
今年满25岁的郎朗,教起琴带着新世代的另类特色,“冷”
笑话、“热”
笑话穿梭期间,每次发功,都让台上接受指导的小朋友笑到肚子疼,不过小朋友喊疼之后,弹出的音乐效果极佳,也让你不得不对他甘拜下风。
以下是郎朗在大师班上的“语录”
。
语录一:“你这段踏板如果没用好,德彪西的作品就会像一团糊在一起的印象画。”
语录二:“你这段弹得不够软,记得要像鬼魂一般软。”
语录三:“舒曼是很疯狂复杂的人,这段要夸张一点。
贝多芬内心充满挑战和痛苦,因此他的情感不是外放而是藏在心底。”
语录四:“你的谱用得还不够恐怖,我的谱像狗啃的。”
语录五:“你嗓子不好,不会唱歌没关系,但弹琴时总要让钢琴唱歌啊!”
郎朗的幽默和俏皮,应该遗传至众多名师的基因,像是他的恩师巴伦博伊姆,曾经对他使用苹果教学法,“他就放上了颗苹果在我头上,而我弹奏时不能让苹果掉下来。”
钢琴家许莱亚,则是要他练小指肌肉,“他说我的小指弹下去太没力了,音出不来,像是巴伦博伊姆的小指十分健壮,还可以帮人按摩。”
想象郎朗与那么多出怪招的名师学习,要他上大师班时中规中矩不做极道鲜师,看来并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