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后记(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好奇的过客,没有名胜古迹的先入为主。

我在平时生命旅途间隙,沿着乡间小道溜达闲情,偶然也会一时错入高速公路。

我一路挑碎拣石,没有半点理由,拿了这个丢了那个。

因为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我的音乐知识奇缺不整,音乐阅读也是杂乱无序。

所以我的感受零星不一,文章写得没头没脑更没结尾。

人的知识通常来自两个途径:一个是系统的学院渠道,另一个是漫无边际的自学漫游。

在学院体系里面,教授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去和课堂传授的框架挂钩。

自学瞎抓的人,感觉在手,但是琐碎易失。

多了没处安置的时候,就到街上找几个破盒子暂时搁置归类。

我是后一种。

我一直喜欢小时候瞎子摸象的故事。

现在发现很多儿时的寓言故事都有断章取义的教育目的,也给日后留下强词夺理反洗脑的可能。

瞎子一时的错误确实只有大象片面的知识,可学识不是一时的测验考试,瞎子可以继续摸索下去。

谁都不能肯定,如果瞎子不断积累他的原始经验,结果的回答会是什么。

再说,尽管瞎子摸的只是局部,但至少是实实在在的具体。

我们有眼无珠的常人看幅大象的图画不用吹灰之力,听老师在课上描绘大象的概念也不必用功。

和不幸的瞎子相比,我们获得知识过分轻松,整体倒是整体了,可大象身体的手感呢?也许瞎子少了一个感官,可是身心更加集中。

双目失明的管风琴家赫尔穆特·瓦尔哈(HelmutWalcha),读巴赫的音乐比我们谁都更加清楚贴心。

我不是对学院知识存有成见,而是更信没有先入为主的体验。

我不愿做信息的垃圾筒,我对与己无关的“知识”

之吝啬,就像对待自己拥有一样,可以不要我就不要。

如果是我所需,就得尊重其物、用尽用足。

不管这算德行还是弊病,这是我的人生。

我对什么都试以赤身**感知,音乐更是。

我喜欢笨手笨脚乱撞,稀里糊涂之中,忽然莫名其妙点拨。

我是教室里面最烂的学生,可是,所有我的朋友,我的对头,天上的星星,地下的臭水沟,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我不去课堂的老师。

就这一点,我真希望能算自己独创,但事实不是,世上这样的歪种太多,理查德·费曼[4](Riman)是我最近的先例,所以做捣蛋鬼受罚的虚荣我都没有。

我并不相信小众精英文化。

文化历史不是一串伟人连接起来的线性里程碑。

这里文章所举的例子围绕少数几个音乐家,很多名声之大仿佛已经不再是人。

文章里面经常提到我对肖邦《夜曲》的偏好,但我也喜欢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JohnField)的音乐,尤其是他的《夜曲》。

菲尔德的音乐不但直接影响肖邦夜曲,其他受益的音乐家还有勃拉姆斯、舒伯特和李斯特。

文章里面接触的问题和感知可以任何音乐家为例,只是为了交流的方便,名人家喻户晓,不必每次重新介绍,再加上我常有不入正轨的奇谈怪论,如果没有大众文化的成见(stereotype),也就怪不起来。

这和我选谱为例的不安一样[5],平时看谱听音的偶然随意成分极大,我的想法多是业余的好奇,因为不是专业的系统,所以不免吹毛求疵大惊小怪。

我觉得可用的谱例到处都是,更不需名作,平庸作品亦无妨碍。

我突如其来的念头不是只在精品里面,也在谬误错差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