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英伦雾岛上的清明(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维吉那属于拨弦的羽管键琴,是一种放在桌上小型的长方形乐曲,琴弦相对横向排列,每个音只有单弦一根。

就从字面的含义想象,维吉那的音色轻微细腻,离我们今天的键盘乐器相去甚远,甚至在羽键琴上来听,都有强制被迫的感觉。

伯德是当时英国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因为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又在基督教的环境,他对宗教音乐的贡献非常特别。

贵族精神的伯德也许趣味“保守”

,但是他的音乐远离粗俗,总在典雅的气氛之中。

他对法-佛兰德斯(Franish)乐派复调对位了如指掌,又能融洽衔接英国宗教文化环境,他拉丁文和英文的宗教音乐都是一流,伯德被看成音乐界的王子,英国的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和拉絮斯(Lassus)。

我在琴上视听多声部的拉丁文经文歌(Motet),只是技术不够,读谱速度很慢。

我也曾经试图利用电脑,合成钢琴乐谱,但是结果懒惰占据上风,最终还是就近去玩他的维吉那琴曲集。

等我哪天阅读多声部的能力提高,再去玩那飘飘忽忽的声音。

以前我通过古尔德,从勋伯格、威伯恩和贝尔格的新维也纳乐派古怪角度,接触到伯德和奥兰多·吉本斯(ibbons,1583–1625)的音乐。

当时吃惊,几百年前的英国还有如此“现代”

声音。

吉本斯的复调特别清晰,悠扬之处不是Flemish的风格,我在琴上慢慢品味音色的清淡,不知是否因为英国人的诙谐和悠闲姿态所致。

吉本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

他的创作种类繁多,宗教世俗音乐融会贯通,他的宗教音乐英国口音浓重,但又是典型的意大利经文歌模式,他的牧歌带有威尼斯光彩,而他通俗的赞歌(anthem)又是复调严谨的英文赞美诗。

文艺复兴时期键盘音乐不是很多[2],伯德和吉本斯对此都有特别的贡献,吉本斯更是一个英国人清晰明净的特别。

我有五集几乎包括所有吉本斯键盘作品的乐谱。

他的复调感觉干净简洁,我在琴上不时有个错觉,似乎一边读他音乐,一边在看作曲的动态。

吉本斯的对位非常有趣,有时就差那么一点,正好碰上。

有时甚至是种期待,似乎快要出格,但是最后总会拐回对上。

我不知如何解释这种奇怪的感觉,至少有一点,我玩他的音乐,好像对于复调对位的体验更加一层。

英国人的清淡明洁在吉本斯的键盘音乐里面真切具体,可摸可触。

[1]荷兰画家维米尔(JohannesVermeer,1632–1675)的画里常有演奏维吉那乐器的人物。

[2]文艺复兴后期和巴洛克初期,为维吉那作曲的英国作曲家除了伯德和吉本斯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还有PeterPhilips(1560-1628),JohnBull(1562-1628),GilesFarnaby(1563-1640)和MartinPeerson(或Pearson,Pierson)(1571-1651)。

他们很多键盘作品都被收集在FitzwilliamVirginalBook。

在欧洲大陆,为键盘乐器作曲的有荷兰音乐家JaerszoonSweelinck(1562-1621),意大利音乐家GiovanniPicchi(1571-1643)和GirolamoAlessandroFrescobaldi(1583-1643),以及德国音乐家SamuelScheidt(1587-165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