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装饰音(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装饰音

banner"

>

装饰音的麻烦是个历史和大众趣味的问题。

演奏家为此争吵打架,音乐家一边扇风旁观。

可能我不太专业,也不太认真的缘故,实在不知为何要把装饰音搞得那么复杂——我轻易不敢对我的音乐朋友流露这个想法。

装饰(orion)由ornate这个形容词而来。

拉丁文是ōrnātus,和ōrnāre,读来圆润优美,是美化的意思。

可是人类几千年的文化,渐渐给这在平淡之上略加一点儿意味的字态,堆积了陈年累月的负担。

打开今天艺术字典,ōrnāre难逃贬义的阴影,在视觉艺术领域,这字更是伤痕累累的委屈。

装饰这词在西方文化中直接同巴洛克的艺术风范有关。

对我来说,尽管理论上可以讲得通顺,但是,视觉艺术上的巴洛克和音乐上的巴洛克是两个不同的感觉。

把音乐形式和风格的具体分析搁在一边不说,巴洛克音乐给人一种端庄自重的感觉。

我老是好奇,当时的日常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我对巴洛克音乐的偏好不止于巴赫,还加上巴赫之前蒙特威尔地、帕莱斯特里那和加布里艾利(GiovanniGabrieli),甚至还有早期音乐。

我也喜爱骨子里与巴赫完全相反的亨德尔,更包括巴赫分门别派的儿子。

喜欢的音乐家太多,数不过来。

不管书本知识如何解释装饰音的功能,除了个别看上去“过分累赘”

的例子之外[1],我在琴上很少感觉装饰音是“美化”

和装饰主体音乐的一个修饰部件。

装饰音是音乐主体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重要的部分,装饰音是推动和发挥音乐动态的机制,不是可有可无的挂件,更不是捉襟见肘的补丁。

我总觉得今天所谓的“古典音乐”

有点奇怪,音乐是个具有生命的物态,世上所有音乐都是有机的生息和过程,离我最近的例子是早期爵士乐和摇滚乐。

可是,今天的古典音乐里面,即兴变奏的习惯罕见。

当年,即兴是音乐生活的一个部分,莫扎特开音乐会,手稿是个骨架,余下部分即兴发挥。

巴洛克时代也同样即兴风盛,装饰音符合实际是没有写出的音乐,也是即兴的窗口。

这种风气当然会有过分的时候,所以C.P.E.巴赫要用整整一本书,来为自由发挥的装饰音符号定调[2],莫扎特的父亲更是进一步具体解释[3]。

但是艺术不是科学(连科研的结果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定论)。

因为到底还是没能说清,所以C.P.E.巴赫加上一句:最终还是要靠“良好的趣味”

(goodtaste)。

什么是良好的趣味,在今天文化艺术背景之上,这词可以又是一个误会。

因为说不清,所以只能用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