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巴赫的画意(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巴赫的画意

banner"

>

第一次完整看到巴赫手稿是多年前买黑胶(LP)唱片带来的意外。

那是古斯塔夫·莱翁哈特(GustavLeonhardt)1977年的《勃兰登堡(Brandenburg)协奏曲》,六个协奏曲总谱加在一起,挺大一本。

单就盒子里面巴赫的手稿,这套唱片就有收藏价值,现在经济实惠的出版商绝不做这类蠢事。

我把这本影印的谱子拿在手里翻阅,想象巴赫当年带领无数蝌蚪,夹着手稿出门的样子。

我自己常常摩挲把玩书法的一笔一画,习惯这种跳跃勾勒的图案,更加上对巴赫音乐先入为主的偏好,在巴赫手稿里面,我首先看到的不是音乐,而是图画动态的描绘。

我把这本手稿翻来翻去,爱不释手,看来看去,一时糊涂,竟搞不清楚,巴赫是个画家还是音乐家。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首手稿局部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首手稿局部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手稿局部

几年之后,一次我在琴上读到巴赫A小调二声部创意曲(Iion),左右手的交错,像是前后两个相互勾连的弧线和圈套。

我在琴上的手指动态让我忽然想起自己作品锻火烧铁、曲线环绕的周折。

第二天我把巴赫手稿找来,一看果然真是。

我立刻拿到琴上去听,右手声部稍稍一让,向前向右是个圆圈,左右手的声部穿插倒置,前端延音线和末尾断裂之间的主题,一动一态,一离一依,谦让的躲避和直率的冲撞,全在笔墨纸间。

这手稿之亲近,纯粹得炉火纯青,没有条条框框的噪音和搁手搁脚的几何分割,似乎巴赫写作的时候,心手相连的音乐动态就在笔尖!

二声部创意曲第十三首前七小节Urtext谱例

二声部创意曲第十三首前七小节手稿

第一小节右手高音声部,十六分音的休止符号依着随后的音符,主题开始是没有声音的音乐,话被左手低音的A说了,张着口连着呼吸带过。

高音谱上的第三、四拍分开来写,理论上似乎没有区别,音乐却是不同的语态。

首先,第三拍是个大三度的上行,然后第四拍再加一个形状相似、音色有别、由下而上幅度更大的跳跃和弧线。

这是抽象图案画出的具象意图,是和谐与相对不和谐之间的重叠对比。

不然为何G要上升半度?

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主题基因的模进,可是这次没有休止符号,音乐在延续过程中被歌唱出来,而高音声部的尾巴不但下行,而且切割休止,有意留给第三小节的奇特一个空间。

第三小节右手高音声部又是一个十六分音符的休止,尽管形状相似,同样的休止符号,却与后面C和E的三度旋律紧依,显然这里的音乐和第一小节不同,旋律出来的黑点音符E昂然自持,符干尾巴向休止符号相反方向轻轻一瞥,留下一个微妙的物态空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