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古典音乐(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声音发生和流传的整个过程都是音乐,其中包括乐师私人琐碎、幽怨恩宠,音乐再现过程中的纠缠不清、听众各种形式的嘘台参与,甚至有人说连音乐会结束扫地都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部分。

围绕音乐,艺术是个小生命,是矛盾百出的真谛,就像我们同时面对有限无限,局部整体。

很多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去听茱莉亚(Juilliard)四重奏乐团演奏海顿全部的四重奏作品的系列音乐会,那是我在纽约感受非常深刻的音乐会之一。

艾弗利·菲舍音乐厅(AveryFisherHall)还不太大,我们又坐在前排,弦乐的木质音响可触可及,肌体脉息的听觉,就在音乐里面。

我们随音乐家的动态穿梭起伏,以至于有天晚上,第一小提琴罗伯特·曼(RobertMann)在音乐中途突然倒地,我也没有惊奇,因为我的感觉和他一起跌倒,爬起来后跟着继续。

我看旁人肃然端坐,尽管不乏怜悯之心,可是台上台下界限分明。

我倒真为台上的乐师捏把汗水,我为罗伯特·曼担心,但不怜悯同情,因为我和他们之间没有隔阂。

古典音乐最有生命的艺术部分,被它自己高处不胜寒的环境扼杀窒息,商品的模式和被动消费的心态更是杀手第一。

我们衣冠楚楚去听音乐,那是文化的教养和仪式(不是原始人类血肉淋漓的仪式)。

我们买张唱片回家,就着音响仔细聆听,越是上好的音响离开艺术越远。

音乐不是商品的物,就是被动消费的态,之间的关系经济实惠,没有一点不切实际的“浪费杂烩”

现在可好,有了一个叫作“i”

的东西和网络之便利,这回真是与他无关的自闭。

苹果电脑设计不愧时代的喉舌,用个小小的“i”

同我们自己亲热,一个自己只管自己的自己外加自己那个小小的脑袋,自己倒真是自己了,可离街上艺术尘土越来越远——直接就着耳朵的模拟音响更是不提。

今天的古典音乐让我想起国外一种叫作“雅聚”

的小规模国乐活动。

因为西方音乐和大众文化的压迫,即使平日家常环境,依然没有安全感,所以少不了仪式的间隔排场,结果总是有点雅得不痛不痒。

尽管只是随意聚会,还是不惜麻烦,携带专为古琴设计的琴凳道具,几分钟弄琴还得换套古装,每首曲子结束是礼仪端庄的掌声。

不说以前没有录音和音乐厅的音乐生活,台上台下乱窜,地位高低不分地玩琴弄乐,更不提当年深更半夜,哈莱姆(Harlem)地区[1]爵士音乐家的疯狂聚会。

就是和地铁喧闹之中卖唱人的歌喉相比,求“雅”

反而见俗,无所追求反倒稚纯雅观。

不知为何我对人情交错、不求精确的游戏玩乐那么钟情,可是现实里面这种可能不多,不是真的不能,而是没有目的和利益的客串,成不了气候,所以只好自己关在家里,就着钢琴取乐代替。

[1]哈莱姆地区,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东北部的黑人居住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