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香梅吐新枝(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后,真光中学一直保持着女校的传统,延续女子教育,时间长达81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发展到男女同校。

就这样,一直到2009年真光中学校庆时,著名校友、中科院院士郑儒永女士借发表主题演讲之机,热泪盈眶地回忆起自己在真光中学女校时的情景。

她同时建议学校尝试复办女校,因为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恢复学校的传统,更是对单性别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虽然郑儒永女士的讲话很有启发性,赞同者颇多,但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个想法当时并未得以施行。

一转眼又是三年。

2012年,广州市教育局提出各中学要多元化发展,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开发特色课程。

时任校长荀万祥当机立断:创办于1872年的真光中学是著名的老牌女校,而且香港的真光学校姊妹校一直都是女校,有这样的传统特色,为何不尝试开发一些女校特有的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呢?

许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识到男女在成长阶段的不同之处,大量男校、女校随之纷纷建立,如香港一直保留男校女校的传统,英国很多著名的公学都是男校,美国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男校和女校。

事实上,关于单性别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值得一提的兴衰历史。

19世纪之前,传统的单性别教育主要在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实施。

19世纪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单性别教育逐渐消退,男女同校教育成为主流教育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再度兴起了实行单性别教育的热潮,美国提供全男、女班的公立学校的数量,由1998年的4所上升至2010年的540所。

教育史学家指出,单性别教育的第一次盛行更多的是缘于性别的不平等,而新一轮单性别教育的兴起则缘于对认知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单一性别教育焦点聚集于性别平等与教育公正,关注男女间的种种差异,尤其是社会性别差异,并考虑如何基于两性间的不同,更好地促进两性得到充分、全面、均衡的发展。

认为两性的差异大于共性的学者坚持认为,男性的经验未必适用于女性,现行的许多制度、教育内容、评价方式都是男性经验为主,对女性发展是不利的。

可以说,真光中学开设“香梅女班”

的教育探索,在已经趋于固化的传统教育模式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真光中学荀万祥校长告诉我们:“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办专门的女校,但我们可以从班级开始试点。

很多女校提出,‘上理科课时,要等一等再回答’,意思就是女生思维相对男生更缜密,但不如男生反应迅速,所以在传统的男女生混合班里,理科课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大多数是男生,这样其实对女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久而久之,女生们会觉得他们在理科方面天生不如男生,挫败感越来越深。”

基于对女性学生的这种关爱,经过多方努力,真光中学终于在2013年9月开设了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首个全女子班,并以著名校友陈香梅女士之名,命名为“香梅女班”

,开始了纯女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3月,“为世之光——香梅计划”

特色课程帮助真光中学正式成为“广州市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

重点立项学校,一段新的征程就此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