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提问的顺序结构通常有两种:①由简易到复杂的提问,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使候选人在心理上逐步适应面试环境,以充分地展示自己。
②由一般到专业内容的提问。
3.面试评价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从行为学角度设计出一套系统化的具体标尺,每个问题都有确定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评分标准,建立系统化的评分程序,能够保证评分一致性,提高结构有效性。
针对每一个测评要素,结构化面试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突出表现在每个要素都有严格的操作定义和面试中的观察要点,并且规定了每个评分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所对应的行为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位考官对应考者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尺度。
评价标准中还规定了各测评要素的权重,使考官知道什么要素是主要的、关键的,什么要素是次要的、附属的。
应考者的面试成绩最终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出来的(对每个要素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
结构化面试不同于传统的面试,它更加注重根据工作分析得出的与工作相关的特征,面试人员知道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和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避免了犯主观上的归因错误。
每个应聘者都得到更客观的评价,降低了出现偏见和不公平的可能性,能够可靠、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聘到真正满足工作要求的应聘者。
4.考官的组成有结构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人数必须在2人以上,通常有5~7名考官。
考官的组成一般也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常常根据拟任职位的需要,按专业、职务甚至年龄、性别并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应考者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总而言之,结构化面试具有试题固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等特点。
从实践来看,结构化面试的测量效度、信度都比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面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录用面试的基本方法。
(四)主要类型
结构化面试主要分为行为描述性面试和情境性面试。
行为描述性面试源于“过去的行为是对未来行为的最好预测”
。
设置招聘情境则意味着招聘官对未来工作人员的最好预测方式是了解他们过去干得怎么样。
一般来讲,行为描述性面试的问题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因此,必须要对胜任特征行为要求进行工作分析来决定所需的胜任特征。
情境性面试源于动机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
面试者的未来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目标或行为意向的影响。
情境性面试的目的在于给面试者设置一系列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并询问“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以此来鉴别求职者与工作相关的行为意向。
进行情境性面试的第一步也是进行工作分析,通过对关键事件分析任务所需的胜任特征而得出面试者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
(五)主要效能
在结构化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仅与工作的要求有关,客观地收集并评价候选人的信息,尽量避免了由于各种评价误差。
例如,主观印象、第一印象和随机性等结果产生的偏差。
结构化面试有较高的有效性,同时成本也较低。
实践证明,结构化面试在判断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增加了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构化面试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由于结构化面试让所有的应聘者回答同样的问题,并依据客观的标准对应聘者进行比较,对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做出决策,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人员,不易造成由于民族或性别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保证了以一种不偏不倚、所有应聘者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筛选。
结构化面试需要在面试前事先进行工作分析,建立题库,设计评分程序等,这也是其与传统面试的根本区别,同时也使结构化面试工作显得更有条理,更有准备。
(六)主要内容
结构化面试的内容有哪些?
1.结构化面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