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坚守内心向往,拒绝“高大上”
banner"
>
一、基本情况介绍
小卓,男,某高校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来自西部某二线城市,性格稍显内向,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两点一线——从画室到宿舍。
小卓有一些艺术类学生比较普遍的特点:非常热爱专业课,对专业以外的课程或活动参与度不高。
他与同学的关系不算特别融洽,但也没有什么冲突,有些特立独行,同学表示对他了解不深,感觉他有个性,有想法。
导师认为他专业基础扎实,并且认可他的天赋和努力。
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往往是学生能够克服学习和就业困难的重要动力。
小卓家庭结构简单,父母是工薪阶层。
据他本人说,父母对他学习美术一直非常支持,从未间断地为自己报兴趣班或聘请教师指导学习和画画。
他对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兴趣表示感激,毕竟普通家庭对子女在艺术学习方面的投资相对有限。
小卓也希望尽早就业,凭借自己的专长找到父母和自己都满意的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但是,随着就业季的到来,身边很多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小卓听闻不少同学都选择了专业跨度大的行业实习,于是开始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焦虑情绪,而且对就业的方向不甚明晰。
正值研三上学期,小卓的导师提供了一个进入博物馆实习的难得机会,负责人还是导师的学生。
据说近年来进入与专业相关且属于事业单位的机构越来越难,能去博物馆实习是很多学习美术的同学梦寐以求的。
于是,小卓抱着很高的期待进入了“高大上”
的博物馆,开始尝试做与艺术展览相关的行政工作,如布展、联络培训、组织参观等。
刚开始实习时,小卓特别兴奋,他的父母也很高兴,一直鼓励他好好表现,争取能留在这个单位。
据小卓说,实习每天都非常忙碌,第一天就加班,与学校的生活节奏差异很大,开始和很多人、事打交道,开始学习使用各种办公设备,画笔一搁就是一个月,与在校时的笔耕不辍相比,工作起来就完全没时间作画。
他逐渐感到工作的内容与所学专业只是略有关联,其实相关性不大,他说这样的工作谁都可以做,自己十几年的美术基础看似无用武之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他觉得实习与理想中的工作有差距,但是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导师推荐的难得机会以及父母的催促,小卓陷入了迷茫,犹豫不决:是把握这难得的机会,还是另辟他径?于是,抱着对毕业后何去何从的茫然和困惑,小卓找到了我,希望得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往往会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或者进行自我反思。
这个过程是特别有意义的。
只要是在正式进入职场前的尝试都应该得到欣赏和鼓励。
即便当时的反思是痛苦的,也有痛苦的价值。
二、问题分析
我将来访者的困惑界定为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问题。
这个问题在毕业生中较为普遍,也非常重要。
近年来,艺术类学生对就业的认知需要加强和引导,就业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