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最后,根据危机事件监控体系,再上报院系领导、学校负责人,并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带其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初步诊断,以免耽误治疗。
在心理咨询中心得到初步诊断后,若建议就医,要跟家长再次沟通并确认,争取尽早就医。
整个处理过程要按照危机处理体系有条不紊地进行,并随时记录与各方的沟通过程以及结果,以便日后进行备查和监控。
四、结果与思考
学生从出现心理问题到最后导致精神疾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成长和在大学预科的不良经历使得小高在新环境中遇到相似的情境就会引发内心深处没有治愈的创伤。
每一个行动都是他后面出现问题的诱因和导火索。
如果他能及时和父母进行交流,把在预科的一些经历告诉父母,同时表达自己想继续学习、不想做教师的愿望,就不会有因为家庭经济情况而转专业的事情发生。
他在预科和少数民族同学住在一起产生的不愉快,如果提前跟班主任说明,尽量避免安排在同一宿舍,他在大学的生活环境就不会跟预科时那么相似。
学业的压力、环境的相似、未来的规划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后续事件。
发生这件事情后,由于小高对辅导员的高度信任,使得辅导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进行处理。
学生对辅导员的充分信任使得小高经过及时的治疗能够重新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回到学校后,小高各方面表现正常,最后顺利毕业。
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给了我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辅导员要在开学初始就在学生中建立高度的信任感,使学生有什么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想到教师。
这样能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第二,平常注重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教师可以帮助他,在其无助的时候,能够想到辅导员,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第三,学生情绪不稳定时,一定要采取合理的监控措施,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第四,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迅速沟通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第五,有的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力较差,不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内心脆弱。
高考的压力使他们只懂得学习,其他事情都由家长代劳,社会经验较少,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较差。
来到大学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离开父母都使其焦虑感陡然增加。
学校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能力教育,如增加新生入学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等。
五、点评
本案例中的学生问题逐步演化成精神疾病,最终入院治疗并降级,结果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比如,辅导员对学生信息的掌握比较充分,从而能够发现重点人群。
这个案例还可以改善的地方是,辅导员可以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及时引导学生相互认识,认识差异,接纳差异,增加班级和宿舍凝聚力,增强适应能力。
另外,当辅导员觉察到学生通过多次交谈收效甚微的时候,需要警惕并意识到学生的问题可能超出了日常辅导的范围,需要转介到专业机构或咨询中心,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本案例启发我们,观念的形成都有着亲身体验作为基础,并非简单的劝说就可以改变。
所以,辅导员和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要建立信任、温暖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辅导员要及时与有经验的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案例撰写:魏炜点评:罗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