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学位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banner"
>
纵观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
学位制度的改革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息息相关,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学位制度的发展将更加重视法制建设,进一步改革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
学位制度的发展将不断国际化,学位将进一步向更广泛的学习者开放。
我国学位制度虽有明确的法律基础作为支撑,但由于我国学位制度实体性法律缺失,引发了关于学位授予中的法律纠纷,亟待制定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建立学位制度坚实的法律基础。
现有的授予学位的条例中,所存在的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规定过于粗疏、法规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的职责规定不明确、学位制度程序性法律缺失等问题,会伤及学生的利益。
[25]我国学位制度将建立在更加完善的法律基础之上,学位管理工作也要求进行学位制度相关立法的改革。
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将更加完善,高校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
学位是评价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学位的授予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考核的基础之上。
获得学位,不仅是国家给予获得者的一种荣誉和鼓励,而且是获得者学习成绩和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志。
[26]因此,学位授予权审核对学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位授予权审核中的干扰因素增多,需要进一步健全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建立完善的学位授权监督与评估机制,实行学位授予权期限制和申报资格制,实行学位授予权的有效期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审核学位授权管理的调控权,真正落实研究生院(单位)自行审批和调整硕士、博士授权点的权力,充分发挥学位授予权审核的宏观调控功能。
[27]通过宏观调控功能,改变目前学位点学科和地区分布失衡的现状,稳定博士点规模,加强学科建设;改变现有博士点、硕士点中传统学科多、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少的局面;改变现有学科点布局。
学位分类体系将不断完善。
针对学位分类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我国将进一步区分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之间的差别,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扩展专业学位的学科范围,使专业学位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专业设置应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分层次的不同要求,要在统一规划下,允许各地区、各高校设置特色专业。
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科学制定专业学位标准,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渠道,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学位制度的结构将更加均衡。
目前,我国学位制度等级结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现象。
这主要表现为学位等级结构缺乏应有的弹性和张力。
学位制度作为与高等教育制度相匹配的制度,应涵盖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才能对高等教育起引导、规范作用。
我国的专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很大比例,还承担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任。
由于专科是高等教育中唯一没有学位的层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