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banner"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21世纪的挑战,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
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中小学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职业技术学校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根据这种要求,国家教委在1994年初正式提出制订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
该计划以立项的方式进行,到1996年9月为止,在文(含外语)、理、工、农林、医药、经济和法学七大学科范围内,分批批准了221项课改项目,其中包含985个资助项目。
国家教委为此筹集和资助经费700万元,有关部委资助100多万元。
目前,有些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1998年12月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
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今后3~5年,将专业由200多种调整到100多种。
继续推进‘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并建成200个文理科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100个各科类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20个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基地,使之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示范基地。
积极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体系,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