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一书中的美国教师雷夫说:“学生不一定尊重我,但学生都很信任我。”
我想,这一点是需要老师做到的。
第四,突出生命教育。
要求教师“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
;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汶川地震时涌现出舍身救护学生的教师英雄群体,佳木斯十九中张丽莉老师为救学生伤残的英勇事迹,体现了教师爱护学生生命的天职。
第五,教师要具有全面性、专业性、通识性的知识结构。
全面性是指既要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又要掌握教育专业知识。
这涉及师范教育一直争论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者不可或缺。
专业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
这里主要指学科专业,要求教师深入掌握所教学科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体系、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景。
通识性要求教师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
当前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而且知识的创新点都在交叉学科中。
许多学者认为,引领21世纪科技发展的是生命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四大学科及其综合点。
通识性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自我文化修养。
理科老师学点文科知识,文科老师学点科普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要成为教育家,要有悟性。
悟性来自提高自身修养。
真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才能成为教育家。
第六,教师要掌握具体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表述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对小学教师还提出要具备写好黑板字、毛笔字、钢笔字的能力。
第七,教师要自我发展、终身学习,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
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钻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的教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虽然没有精细到自然科学那个程度,但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我们要认识它,适应它。
过去我经常讲教育有点像我们的中医,有很多道理说不出来,但它确确实实存在。
科学是可以重复的,但我们的教学是不能重复的,因为教育不仅是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具有个性化。
教师要不断创新,创建自己的教育风格,要把读书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读书增进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1]原载《未来教育家》,2012年第4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