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本身要有更高的素质,即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来审视我国师范教育,就会发现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
首先要确立一个观点,即师范性不是落后性。
有一种偏见,认为中小学教师不需要多少学问,只要把中小学课本中的东西弄懂了就行了。
这是极不正确的。
中小学课本中的知识虽然比起大学的专业学科要简单得多,但它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没有渊博的知识就驾驭不了这些基础知识,就很难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
我国当前各级教师的学历层次太低,特别是小学教师,只要求中师毕业,而中师只相当于高中水平。
又由于师范生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还要实习,中师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实际上远不及普通高中生。
用很贫乏的一些知识去教育求知欲旺盛的儿童,教师是难以胜任的。
初中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也是极不适应的。
因此,在国家财力允许下,应尽快提高各级教师的学历层次。
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把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师范生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
同时,要确立一个观点,即不是有了专业知识就能教好书,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艺术。
认为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可有可无的,只要有学问,就能教好书,这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偏见。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项专门实践活动,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少年儿童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师范院校应该加强教育理论的教学,加强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范生既要学习专业理论,又要学习教育理论和实习,高等师范院校三四年的学习时间显得短了一些。
因此,有必要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延长师范院校的学习年限。
将来条件成熟,逐渐过渡到开放式的培养方式,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以后再进行一年师范教育的专门培训,以提高师范生的总体水平。
师范教育中要重视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
为此,要改革当前教育专业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联系。
师范院校的学生一上学就应该接触中学,了解中学。
有了实际经验才能热爱教育专业,才能对教育理论感兴趣,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规律和法则。
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要彻底改革。
目前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还是20世纪50年代的旧面孔,学生不爱学,老师不愿教。
要让教育学、心理学换一个新面孔。
改革的思路是拓宽教育学科的知识面,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实例。
可以设想,把教育学改为教育学科群,由一组教育课程组成,由学生任选3~4门。
这些课程可以是教育学概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现代教学论、现代课程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名著选读、比较教育、当代教育问题研究、教育案例分析、学科教学论、某门学科的教学法研究等。
课程不宜太多太重,可以让学生多选几门,使教育课程丰富多彩。
要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师范教育,要教会师范生使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会引起教育领域的革命,而且会促进教育思想的变革。
它在教育中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应该引起师范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师范教育的改革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领导体制的改变、校内各项工作的改革,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1]原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