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师范教育要掌握高科技,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了解学科水平和教育水平。
有些人认为师范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低水平的教育,认为只要把现存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几名能教中学的教书匠就可以了。
这种观念是陈旧、落后的,是十分错误的。
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工作母机”
,师范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学教育,影响到未来的人才,在今天,就是影响到21世纪的人才。
因此,师范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改革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培养高水平的中学教师。
我国当前教师的学历还较低,小学教师只要求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初中教师只要求大学专科毕业,高中教师只要求大学本科毕业。
未来教师的学历要提高,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已要求小学教师大学本科毕业,要求中学教师有硕士学历。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教师的数量又较大,不可能在短时期做到,但是沿海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地区要提高教师的学历要求。
有了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这是不用解释的道理。
过去,在中国师范教育中有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
也就是一部分人认为师范教育只要面向中学,中学设什么课程,高等师范院校就设什么学科,高等师范院校的任务只是培养学生能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只强**师技能的训练,不重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另一部分人认为,高等师范教育不仅要面向中学,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善于把现存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学科的发展,重视提高师范生的学术水平。
现在看来,要培养21世纪的教师,这种争论已毫无意义。
只有把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高水平教师。
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高度的物质文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观念,例如,拜金主义思想的滋长,个人自私自利思想的泛滥,青少年讲究物质享受,却不爱劳动,道德品质下降等。
这些问题正困扰着世界各国的教师。
在未来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社会里,尤其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这已经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所重视。
师范教育要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把提高师范生的思想品德放在极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职业的对象是青少年,教师不是用什么劳动工具去塑造产品,而是要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塑造一代新人,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拥有高尚品德,才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21世纪社会将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社会,国际交往将日益频繁,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
我国师范教育也要重视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教育学生有全球意识、国际合作的精神、国际交往的能力。
要教育学生尊重别人,尊重别国的文化传统,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
培养全球意识并不等于不培养爱国主义,相反,只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才能有较强的国际主义,只有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爱人类。
没有祖国的意识,没有爱祖国的精神的所谓全球意识,只能是一种屈从于别人的意识,屈从于强权的意识,这不是真正的全球意识。
真正的全球意识是全世界意识,这就要求首先热爱自己的祖国,然后热爱世界和平。
未来的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祖国的优秀文化,使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发出新的光芒,并为世界新文化增加新的光辉。
几十年来我国师范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师范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的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愿中美师范教育会议的两国学者能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互相学习,使中国的师范教育更加发展和完善。
[1]本文为作者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美师范教育会议上的主题发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