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认为,当前要特别提倡研究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就需要和学生沟通。
要和学生沟通,首先要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
信任和理解都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教师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容易接受。
我国大多数教师能做到敬业爱生,严谨笃学,所以才培养出我国各行各业的人才。
但是毋庸讳言,还有一部分教师缺乏这种职业操守。
有的视学生为敌人,用各种办法伤害学生。
师生关系的紧张已经在一些学校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曾经看到《中国教育报》上刊登过一张大照片:一个小学生(大约也就一年级的学生)因为迟到被老师罚坐在黑板边上,两只大眼睛望着镜头,好像在期盼救星;老师在讲课,但其他学生望着坐在墙角的同学。
看到这张照片,我感到十分悲哀。
我们的老师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是在教育学生还是在伤害学生?无独有偶,最近有人告诉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不能设重点班,但是不少学校暗暗地设A、B、C班。
有些老师还用这种分班来压制学生,讥讽学生。
有的老师常常训斥学生,有时开家长会还训斥家长。
这种情况有失教师的职业道德,难以让学生信服,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的确,现在老师受到的压力很大。
社会种种矛盾压在学校和老师身上。
升学的压力、安全的压力,特别是升学率的压力,使老师们透不过气来,因此,有些老师把自己受到的压力转到学生身上。
在“应试教育”
的压力下,老师受到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许多老师心情烦躁,总觉得学生不听话,不争气,于是给学生施加压力,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有一些老师有错误的观念,认为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
许多老师认为,把书教好,严格要求就是最好的爱。
常常会听到老师说“批评你就是为你好”
“布置这么多作业就是为你好”
,但是学生并不领情,有时甚至有反感。
还有的老师认为,严厉才能使学生听话,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不能耐心教育和容忍,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学生。
有的老师对学生不公平,只爱好学生,不爱有缺点的学生,处理问题时偏袒好学生,从而引起一部分学生的不满。
凡此种种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有一部分老师的教育观念还有待转变,师德还有待提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