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鲁迅讲读书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搞好自己的专业;另一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素养。
我认为这两种都需要。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本学科专业,因为现在学科发展很快。
我过去学俄语,现在听不懂了,因为产生了很多新词汇,缺乏学习。
即便我们的汉语,现在很多的网络语言,我也不会,也需要不断学习。
跟学生沟通,你不会网络语言可不行。
除了本学科的知识,我觉得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也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我经常讲数学教师应该学点文学、美学、艺术,教文科的教师也应该看一些科普读物。
不要求精,但不能一无所知。
我是学文的,但我也很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
读一点书后,真正提高了自己的修养,提高了修养就会有悟性,就会悟出一些道理来,从而改进我们的工作。
面对未来,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
五、充分信任教师,放手让教师自己去创造
赵实:我们教师是身处一个教育系统之中的,其中包括政府、社区、校长、家长等要素。
为了促进教师的转型,大的系统应当做怎样的变革与调整?
顾明远:首先,我们的师范教育需要改革,要接地气,要多联系实践。
其次,我们要真正形成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的社会风尚。
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这种风尚。
我们的家长对教师不是很信任,有些领导对教师也不是很尊重,不是很信任。
2015年5月,我访问了芬兰,他们的教育水平很高,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受到社会尊重。
他们教师的工资跟别的职业相比也不算高,但芬兰人愿意当教师。
坦佩雷大学的教师专业招生是从10个里面选1个。
因为芬兰是个高福利国家,社会比较安定,人们在物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但追求精神生活。
而当教师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生活,能受到社会尊重,得到社会信任。
因此,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要放手培养教师的自信心、自尊心,放手让教师去干。
几年前我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借用《道德经》的思想,呼吁“不言之教”
。
教育局局长无为,学校才能有为;校长无为,教师才能有为。
所谓无为,不是说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要过多地去限制教师。
芬兰校长也讲他们充分信任教师,让教师充分自由地教学,不是限制教师要这样教那样教,而是放手让教师自己去创造。
比如,教师培训应当以教师为主,让教师自己来选择,而不要把培训变成被培训。
现在有些教师就是为了完成培训的任务不得不去听课,因为他们对于培训内容没有什么兴趣。
彼得·圣吉:顾教授刚才提到芬兰教育,那我也谈谈芬兰。
芬兰是一个小国,无论跟中国相比还是跟美国相比,都有很大差异。
我们跟芬兰有一个教育实践合作项目,有20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