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意义如下。
一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因为:第一,教育是有规律的,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二,科学文化知识在发展,教师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人才。
二是有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教师要成为不可替代者。
怎么得到社会的尊重呢?假如你自己没有独特、有效的教学法,不值得人们尊重,怎么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呢?教师本身要专业化,要提高自己的水平。
教育专业化的要求:要有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临床实习”
;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
2012年4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报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60多个研究机构的250多名研究者的意见,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技能:①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②工作方式:沟通和合作能力;③工作工具: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④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
“这些变化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将21世纪的生存技能更有效地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替代的。”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最近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不久即将正式公布。
这三个专业标准分别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的专业提出了要求。
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具体措施,是严格教师入职资格、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制度建设。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这是精神,是指导思想,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强调对教师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对教育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各级教师要认识各学龄段儿童的特点,懂得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并尊重这些规律,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本来我喜欢文学,喜欢艺术,你非要我去学奥数,这不是教育的极大不公吗?
第二,教师要了解有关教育法律、政策,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承担着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维护学生合法权利,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责任。
第三,强调师德,把师德放在专业标准的首位,列入第一级指标的标题中。
强**师要爱岗勤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真正的爱表现在: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都能成才;了解学生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善于和学生沟通。
为什么学生在网上可以跟网友无所不谈,跟老师和家长却不谈自己的心里话,就是因为老师和家长觉得自己说的话都是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