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1]
banner"
>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必要的校舍和设备;二是一套切合学生实际又反映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教材;三是训练有素的教师(当然包括校长)。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
我经常在想,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人才?就是因为有一批著名的学者在那里当教师。
当然,现在的条件不同了,我们已经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主要的。
教师集体是学校的灵魂。
他们塑造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即一所学校的校风。
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教师是智慧的启迪者。
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变得聪明,有能力自己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有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北京市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教师也基本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
但是,教育质量是否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呢?恐怕还没有。
比如,还存在少数基础薄弱学校,于是就出现了学生纷纷挤入重点中学的激烈竞争。
这种竞争势必走入“应试教育”
的怪圈,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人才的成长。
为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础薄弱学校的建设。
如何建设?我认为关键仍是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设备条件固然重要,但最好、最先进的设备还要靠教师去使用。
要尽快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规格。
中师毕业生教小学,这在世界上已经很少存在。
中师毕业生的文化程度比不上普通中学毕业生,怎么能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满足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由于他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因此,在学校中常常出现违反教育规律的事。
要不断提高中学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
过去有一种偏见,认为掌握了中学教科书上的基本知识就能当好中学教师。
中学是人才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是站在进入知识和艺术殿堂的门槛上。
有水平的教师能够很快地把学生引入殿堂,而水平低的教师却会使学生永远徘徊在殿堂之外。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除了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继续教育,应该对教师的继续教育立法。
继续教育的方法最好是到高等学校选修学分。
小学教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高一级的学历,固然是一种途径,但自学考试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一种“应试教育”
,缺乏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
中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固然也很必要,但它只局限于教材、教法的研究,缺乏对学科前沿的接触和了解。
只有经常到高等学校走一走,才能获得学科的最新信息,才能受到学术的熏陶。
总之,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师质量息息相关。
看教师的素质不能仅仅看教学能力,而应该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生理与心理做全面考察。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原载《北京教育(普教版)》,1997年第6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