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教育的差异折射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主持人:两位教授对中芬PISA的成功原因做了很好的分析,包括教育理念、教师质量等,其中涉及历史和文化的问题。
两位能否谈谈中芬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如何影响两国现有的教育实践和教育体制的?
顾明远教授: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留下了许多可贵的教育传统,如尊师重教,又如对人格修养的重视。
孔夫子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成为“君子”
,即一个有高尚品德修养的人。
但是,传统的文化中也有缺陷。
比如,传统的教育强调知识训练和人格修养,但很少关注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
所以,我们的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批判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升学竞争依然激烈,中考、高考等重重考试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也对批判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极大干扰。
芬兰教育平等、注重学生自由发展的思想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经验。
涅米教授:非常开心顾教授从中国的视角展开的中芬历史文化对中芬教育影响的论述。
中芬传统有不少相通之处。
我们也有尊重学习的悠久传统,在历史上,芬兰曾长期被瑞典和俄国统治。
建国后,国内民族运动强烈呼吁建立本民族文化,芬兰需要自己的文明和教育,尤其是国家公务员和教师一定要受到良好教育。
当然,芬兰尊崇教育的历史渊源还能追溯到更早。
芬兰是路德教占主流的国家,路德教要求每个人都有知识,才能阅读《圣经》,才能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对路德教的推崇,使教育和知识在芬兰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比婚姻更重要。
今日,芬兰教师高度的专业自主权也得益于这样的历史。
我们信任我们的教师,相信教师能凭自己的专业能力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案,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指导。
顾明远教授:芬兰重视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很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其中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100多年以前,受到一些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
中国本来有很多世界领先的发明、创造,但由于封建的统治和列强的侵略,这些发明创造没有能够传承并发挥作用。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十多年的侵略使中国的教育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开始恢复和重建教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政权巩固活动。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教育才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我们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用了15年时间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这个成果是举世瞩目的。
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仍是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两大挑战。
事实上,真正的现代中国教育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因为过去中国实行的是私塾教学,学习的是四书五经。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
所以,现代教育在中国的历史很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涅米教授:是的,芬兰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也有很多里程碑式的节点。
1944年,芬兰建立了7~16岁儿童的综合教育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