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现代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懂得学生的心理,不讲究教育方法,这是做不到的。
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有时他们的知识比教师更广泛。
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当然,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面提到的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上。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能信任教师,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
三、教师专业性有哪些内容
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
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也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因此,对教师专业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教师的职业在20世纪上半叶,专业性的要求并不高,学历要求也不高。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也由于研究儿童学习成长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
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
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赫尔姆斯小组相继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日的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以改善。
从此,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就受到各国的重视。
那么,教师专业化有哪些内容?怎样才能达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第一,教师要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目前来讲,普遍的要求至少有本科学历的知识水平,包括小学教师在内。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学生众多,教师需求量很大,目前小学教师还不可能一下子从中师学历达到大学本科水平。
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朝这个方向努力。
第二,教师要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这是指教师要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
实习。
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
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技能和技巧。
这种技能和技巧是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习应用才能获得的。
一个成熟的教师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职前培养阶段,这主要是师范专业本科学习的阶段。
二是初职阶段,即实习锻炼的阶段,大致要2~3年。
这是新教师在教师集体中向别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在实践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经验,掌握规律的阶段。
我们现在的实习时间太短,不能起到锻炼的目的。
三是成熟的阶段,大致需要3~5年。
教师经过探索与思考,并在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