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传统的学科专业太狭窄,学生需要综合的知识,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渊博,与一个专业科学家是不同的。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教师理解和专门掌握,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选择正确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学会处理信息。
应该说,从历史上讲,社会上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很低的,认为认识几个字就可以当教师。
最初的师范教育也是水平很低的。
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初期,师范学校往往就是让小学毕业生简单训练一下去当教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院校水平也不高。
但是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有较渊博的知识。
同时,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就被提出来。
正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才导致师范教育的开放性,即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这种转型并非取消师范教育,而是提高师范教育水平,即必须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再接受1~2年的教师专业训练,才能担任中学教师。
因此,教师专业性与教师教育的开放性是不矛盾的。
相反,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性。
甲:教师的专业性有哪些特点?
乙:对教师的专业性问题,国内外有许多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要有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知识和技能;二是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临床”
学习,即实习;三是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四是有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
甲:在我国,怎样做到教师的专业性?
乙:根据我国的国情,不一定把师范院校都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自身可以改造。
特别是我国有许多师范大学,它们本身已经具有综合性,但仍需要改革。
第一,我国目前教师教育的专业结构要调整,把培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分开来考虑。
除了高中教师需要学习专门学科的高深的专业知识外,对于初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培养,要重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要求的专业。
第二,要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要适当延长学制,特别是高中教师的培养,才能兼顾学科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训练。
所以,我们特别提倡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现在这种学位仅限于在职教师攻读,以后应该把这种学位推广到在校学生中去。
第四,教育学科要改革。
教育学科还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理论体系,教育理论还落后于教育实践,还不足以指导教育实践。
希望科学家来支持教育家,帮助教育家。
这里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
前面讲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因为:首先,人才市场的开放性使人才竞争很激烈,不开放也不行;其次,师范生同样交费上学,没有理由把他束缚在教师这一种职业上。
实行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必须有一个条件,即必须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如果不实行这个制度,那就等于取消教师教育,等于不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从事的,那么这种职业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1]写作于2002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