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既不叫学院,也不叫大学,叫学校,我们最看不起的名字,他却把它保留下来了,不愿意改,但它是世界一流大学。
它的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哈佛大学校长在350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培养了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
。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办学思想,都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
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头脑中的火种被点燃,不管他读大学还是读高职,他都能发光。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007年,哈佛大学在全世界近2.3万名申请入学的优秀学生中,录取了2058名学生。
其中有一位不满18岁的吴生伟同学,格外引人注目。
他不仅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收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更幸运的是,他获得了玻克奖学金,不管他选到哪个大学,都为他提供从大学到博士毕业全部费用。
为什么他受到如此青睐呢?吴生伟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秀,更令人注目的是,他在15岁时创办了科学俱乐部,后又创办学生科学博览会,组织高中生与小学生合作,自己决定感兴趣的项目,并在科学博览会上展示成绩。
除了学习优秀之外,他还有两点是突出的:创造性与合作精神。
他既想到自己,也经常想到别人。
一位15岁的同学,既自创科学俱乐部,又自创科学博览会。
对于有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同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事业,他都会有所创造。
今天的科学事业就是集体合作的事业,不论是发现最后一个夸克存在的证据的两篇文章(1995年),还是解开人类基因序列之谜的两篇文章(2002年),在每一篇文章上的署名都超过几百人。
[1]徐显明.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2]蒲蕊.政府与学校关系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9(3).
[3]蒲蕊.政府与学校关系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9(3).
[4]徐显明.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5]张金福.中国大学自主性的制度环境[J].现代大学教育,2007(5).
[6]张金福.中国大学自主性的制度环境[J].现代大学教育,2007(5).
[7]易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9]赖明谷,柳和生.大学治理:从制度维度到文化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5(5).
[10]杨纳名,赵金保.大学矛盾分析及大学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11]邬大光.理性看待大学里的不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8-7-10.
[12]王玉衡.美国大学文化发展新趋向——教师发展从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J].外国教育研究,2008(09).
[13]黄达人.教授就是大学师德最关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
[14]朱幸福.美国大学最重要的因素是教授[N].文汇报,2008-9-18.
[15]关仲和.大学管理中的几个问题[Z].I.2008-4-14,Available:http:...
[16]杨福家.关于如何办好大学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8-8-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