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此大学处于“两难”
困境,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是必需的,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但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也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8]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不能盲目迎合社会发展的欲望,它必须适当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恪守“象牙塔”
精神,充分发挥社会批判功能,避免世俗化,真正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灯塔,而非盲目迎合社会之需的镜子。
因此,在教育目标的选择上,高等教育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双重需要,实现两种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统一;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力度,用理论创新引领科技进步,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9]
正因为存在大学内在需求和社会的外在需求之间的差异性,才造成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才存在二者之间的张力,当然,二者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有矛盾的一方面,也有统一的一方面。
三、“价值”
与“效率”
之间的张力
无论是大学内部的“学术”
与“行政”
之间的张力,还是大学外在的“大学”
与“社会”
之间的张力,本质上都反映了二者的追求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体现了“价值”
与“效率”
之间的张力。
而“价值”
又是大学的追求偏好,“效率”
是管理学的偏爱,进而“价值”
与“效率”
之间的张力,也反映了“大学追求”
和“管理追求”
之间的偏差。
“大学追求”
与“管理追求”
的偏差:“价值”
与“效率”
的张力。
“大学管理”
,顾名思义,是“大学”
与“管理”
的统一体。
在明确了“大学”
的追求、“管理”
的追求之后,就有了研究“大学管理”
的前提基础。
考察“大学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